悦读乐园 -历史岂有底稿Ⅳ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20 01:11:56

历史岂有底稿Ⅳ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历史岂有底稿Ⅳ精美图片
》历史岂有底稿Ⅳ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历史岂有底稿Ⅳ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308208352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1-01
  • 页数:暂无页数
  • 价格:45.0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平装-胶订
  • 开本:16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20 01:11:56

内容简介:

这是作者的历史随笔集“历史岂有底稿”同系列第四册。在这一册中,作者延续之前的风格和表达,述写历史的柴米油盐和帘幕重重。本书循例分为三篇:“三十功名”“旧时王谢”“乱弹”,“三十功名”叙人,“旧时王谢”描地,“乱弹”记录作者的随想。从安史之乱到“清平乐”,从边塞诗到猪肉颂,从茅台到胡椒,从郭子仪到高适,从太原公子到湘西印象……作者以风趣、亲和的笔调,引经据典,谈古论今,观事观物,带你穿越时光的隧道,体会历史的风尘和兴味。


书籍目录:

 

三十功名 

“安史之乱”可以避免吗? / 3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 15

郭子仪:权倾天下而朝不忌 / 21

高适:大唐封侯的诗人 / 30

王之涣:孤篇压盛唐 / 35

颜真卿:字如其人 / 38

王昌龄之亲,欲与谁养? / 43

边塞不复,何来边塞诗? / 48

茅台与胡椒 / 53

高人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 57

“风投大咖”吕不韦,成也杠杆,败也杠杆 / 66

蒙恬与曹操 / 70

延禧攻略:乾隆的感情世界 / 74

清平乐:宋仁宗的盛世图景 / 82

猪肉颂 / 87

又得浮生半日闲 / 93

山里面住着神仙 / 97

朋友的“正确打开方式” / 100

有朋如张怀民,不亦乐乎? / 107

晋商和儒教 / 109

信用·格局·运气 / 117

一邑一乡,不可以无信义,况大国乎! / 122

家信:从钱学森到孟晚舟 / 125

谁是美国的“中国通”? / 129

中国近代史就是一段见证各种“甩锅”事件的历史 / 134

旧时王谢

太原公子 / 141

清谈与治国 / 145

真朋友何必饭局? / 150

裴家好的风水在哪里? / 152

齐鲁青未了 / 155

山西游记 / 161

湘西印象 / 168

见证上海风云者,和平饭店也 / 172

穿越河西走廊 / 177

大同蓝 / 186

北京的秋天 / 194

一曲少林嵩山响,误了多少少年郎 / 199

俄乌“斗气”之后 / 202

晋阳湖赋 / 206

乱  弹

大话白领 / 209

《流浪地球》之后呢? / 222

拾荒者·吹笛者·理发者·遛狗者 / 224

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委们能领略到中文之美吗? / 226

侠义精神远去的背影 / 231

幸福的境界 / 234

油腻与牢骚满腹 / 239

洛阳亲友如相问,就说我在“996” / 241

李子柒与格蕾塔 / 245

管理的境界 / 248

中国式大家庭,都挺好,都挺不好 / 251

疫情随想录 / 253

“新世界”要来了 / 257

我们给日本的捐赠箱上应该题写什么诗句呢? / 262

越骂越有流量 / 265

一个抓眼球的书名有多么重要 / 267

后  记


作者介绍:

  侯兴国,1995年毕业于太原理工大学机械工程系。曾先后任职多家跨国公司,长期担任负责清洁能源业务的高管。曾兼任中美能源合作项目(ECP)分布式能源和热电联产工作组联席主席。现为清洁能源投资顾问。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安史之乱”可以避免吗?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是杜甫现存作品中早的一首。大约作于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当时的杜甫年仅二十五岁,次游历齐赵大地,兴致勃发,欣然命笔。“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真是开元盛世的绝好写照啊!如果一直都这样该有多好!可惜开元很快变成了天宝。

唐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后来的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这样写道:“春,正月,丁未朔,上御勤政楼受朝贺,赦天下,改元。壬子,分平卢别为节度,以安禄山为节度使。” [1]

这是安禄山正式踏入唐王朝政治中枢的标志。

当时天下分为十个节度使[2]。安西节度治龟兹城,镇守今新疆和中亚地区,兵力24000人。北庭节度治北庭都护府,镇守今内蒙古及以北的地区,兵力20000人。河西节度治凉州,镇守河西走廊,兵力73000人。朔方节度治灵州,镇守今宁夏河套地区,兵力64700人。河东节度治太原府,镇守今山西,兵力55000人。范阳节度治幽州,镇守今北京和河北,兵力91400人。平卢节度治营州,镇守今东北,兵力37500人。陇右节度治鄯州,镇守今青海,兵力75000人。剑南节度治益州,镇守今四川,兵力30900人。岭南五府治广州,镇守两广,兵力15400人。十个节度使总兵力约486900人,再加上其他的边镇守军,共49万人,马8万余匹。其中平卢节度使兵力只占不到十分之一。要说安禄山此时有野心估计没人相信,他的理想至多是坐稳他的“封疆大吏”罢了,所以即使有开元时期的名相张九龄提醒:“乱幽州者,此胡雏也。”[3]唐玄宗也并未在意。

天宝三年(744年),唐玄宗任命安禄山兼任范阳节度使[4]。范阳节度使在节度使里兵力多。至此,安禄山拥兵128900人,超过了整个边防军的四分之一。

安禄山如此被重用,难道唐玄宗就不担心吗?他毕竟不是昏庸的帝王,岂能不知道其中的利害关系?他此举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紧挨着长安的西边、北边和东边还有四个节度使,河西、陇右、朔方和河东,这四个节度使呈扇面形直接拱卫着长安,而且这四地的节度使曾由一人兼任,此人就是有“大唐战神”美誉的王忠嗣[5]。这么重要的位置给了一个人,唐玄宗能放心吗?他要是造了反,拿下长安犹如探囊取物一般。王忠嗣当然不是外人,他是唐玄宗的干儿子,自幼养在宫里,与太子李亨关系很好,麾下还有名将如哥舒翰和李光弼等,这和当年秦王李世民麾下悍将如云很类似,万一玄武门事变再一次重演呢?

唐玄宗的担心不是多余的。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武惠妃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寿王李瑁上位为太子,编瞎话说宫中遇盗贼,急召太子李瑛和另外两个皇子鄂王李瑶和光王李琚进宫讨贼,三位皇子着急忙慌地到宫里护驾,却不见贼的影子,武惠妃趁机诬陷他们谋反。唐玄宗一看这三位儿子皆披甲进宫,杀气腾腾,脆弱的神经一下子就被触到了,不由分说,杀无赦。“瑶、琚皆好学,有才识,死不以罪,人皆惜之。”[6]汉武帝晚年因“巫蛊之祸”错杀了太子,唐玄宗也犯了同样的错误,但这都是“事后诸葛亮”。假如我们穿越回去,身居在这深宫内院之中,一切都像雾像雨又像风,谁又能有一双慧眼把这一切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所以,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李亨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于第二年被立为太子的。别以为太子是多么好的一个职位,伴君如伴虎,虽说虎毒不食子,但皇帝这只老虎除外。

天宝六年(747年),宰相李林甫指使心腹向唐玄宗进谗言,说王忠嗣曾扬言他自幼养在宫里,与忠王(太子李亨)是发小,关系好得不得了,所以欲拥立太子云云。唐玄宗怕听到这些,赶紧把王忠嗣征召回来,交三司审理。(“李林甫因使济阳别驾魏林告‘忠嗣尝自言我幼养宫中,与忠王相爱狎’,欲拥兵以尊奉太子。敕征忠嗣入朝,委三司鞫之。”[7] )

政治就是管理形形色色的人,管理人的首要艺术就是保持平衡。了解了这一点,你就理解唐玄宗为什么会将两任节度使的重担交给安禄山了,这样长安的东西两边就势均力敌了。

那为什么是安禄山而不是别的将领呢?“禄山体充肥,腹垂过膝,尝自称重三百斤。”[8]安禄山先天条件可谓差矣!一个体重三百斤的丑陋大胖子怎么能招文艺皇帝唐玄宗的喜欢呢?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安禄山自有其过人之处,那就是充分发挥胖子的“幽默感”,善于耍宝,拍马屁于无形之中,让倦怠于政事的唐玄宗找到了人生的乐趣。

“禄山在上前,应对敏给,杂以诙谐。上尝戏指其腹曰:‘此胡腹中何所有?其大乃尔!’对曰:‘更无余物,正有赤心耳!’上悦。” [9]这马屁拍得多舒服啊!

天宝二年癸未(743年),“春,正月,安禄山入朝。上宠待甚厚,谒见无时。禄山奏言:‘去秋营州虫食苗,臣焚香祝天云:“臣若操心不正,事君不忠,愿使虫食臣心;若不负神祇,愿使虫散。”即有群鸟从北来,食虫立尽。请宣付史官。’从之”[10] 。拍马屁于无形之中,既表忠心,又表政绩,一箭双雕。高,实在是高!

安禄山虽然是个大胖子,但是跳起当时流行的胡旋舞竟能迅疾如飞,技惊四座。“晚年益肥壮,腹垂过膝,重三百三十斤,每行以肩膊左右抬挽其身,方能移步。至玄宗前,作胡旋舞,疾如风焉。”[11] 《乐府诗集》里有一首诗,讽刺的就是安禄山和杨贵妃跳胡旋舞。

天宝季年时欲变,臣妾人人学圆转。

中有太真外禄山,二人道能胡旋。

梨花园中册作妃,金鸡障下养为儿。

禄山胡旋迷君眼,兵过黄河疑未反。

贵妃胡旋惑君心,死弃马嵬念更深。

从兹地轴天维转,五十年来制不禁。

胡旋女,莫空舞,数唱此歌悟明主。

为了讨唐玄宗的欢心,安禄山也是拼了命了。试想这330斤的大胖子,别说跳舞了,就是走路都费劲,这一通舞跳下来还不得眼冒金星啊!唐玄宗当然开心了,都说此胡会造反,就他这样,能成什么大事呢?

安禄山不只是拍唐玄宗的马屁,他还善于笼络唐玄宗身边的人。天宝初期唐玄宗身边的红人是谁呢?男人当推李林甫,女人则非杨贵妃莫属了。

唐玄宗对李林甫有多信任呢?从他与高力士的一段话中即可窥一斑。

上从容谓高力士曰:“朕不出长安近十年,天下无事,朕欲高居无为,悉以政事委林甫,何如?”对曰:“天子巡狩,古之制也。且天下大柄,不可假人;彼威势既成,谁敢复议之者!”上不悦。力士顿首自陈:“臣狂疾,发妄言,罪当死!”上乃为力士置酒,左右皆呼万岁。力士自是不敢深言天下事矣。 [12]

唐玄宗觉得近十年来天下无事,不愿再出长安去各地巡视,想把政事都交给李林甫办理,自己只管享乐,高力士劝他不能这么做,皇帝大权旁落那可不是闹着玩的。唐玄宗听了不高兴,拉下脸来,高力士赶紧赔不是。高力士算是唐玄宗身边比较信任的人了,与李林甫相比还是差了一大截,可见李林甫有多么炙手可热。

如果有李林甫在皇帝面前背书,那该有多好啊!安禄山怎能放过这个机会呢?但李林甫可不是一个好伺候的人。

李林甫为相,凡才望功业出己右及为上所厚、势位将逼己者,必百计去之;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13]

安禄山为了能让这位口蜜腹剑、嫉妒心很强的宰相放下戒心,可谓做足了功课。他在李林甫面前恭顺有加,言听计从,“禄山于公卿皆慢侮之,独惮林甫,每见,虽盛冬,常汗沾衣”[14]。安禄山真乃“天才演员”,这通“表演”让李林甫很舒服,他在唐玄宗面前自然也就对安禄山大加赞赏。

(天宝三年)三月,己巳,以平卢节度使安禄山兼范阳节度使;以范阳节度使裴宽为户部尚书。礼部尚书席建侯为河北黜陟使,称禄山公直;李林甫、裴宽皆顺旨称其美。三人皆上所信任,由是禄山之宠益固不摇矣。[15]

一个人说好不算好,如果很多人都说这个人好,那么再聪明的人都会被感染了。李林甫之所以肯支持安禄山,还有一个原因:他与安禄山有一个共同的对手,那就是王忠嗣。

李林甫以王忠嗣功名日盛,恐其入相,忌之。安禄山潜蓄异志,托以御寇,筑雄武城,大贮兵器,请忠嗣助役,因欲留其兵。忠嗣先期而往,不见禄山而还,数上言禄山必反;林甫益恶之。[16]

王忠嗣兼任四镇节度使,又与太子是发小,如果要再升职的话,下一个目标只能是宰相了,李林甫感到了压力。王忠嗣眼光何其敏锐,一看安禄山这架势就知他包藏祸心,所以他在唐玄宗面前数言安禄山必反,安禄山当然也害怕了。俗话说,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为了对付王忠嗣,李林甫需要安禄山,安禄山也需要李林甫。李林甫抓住了唐玄宗心中的“小九九”,果断参了王忠嗣一本,唐玄宗正好顺水推舟。王忠嗣被贬为汉阳太守,并于749年抑郁而终。没有了王忠嗣,安禄山舒了一口气,野心自然愈发膨胀。

摆平了李林甫,安禄山下一个目标就是杨贵妃。对杨贵妃,安禄山更是不遗余力。“禄山得出入禁中,因请为贵妃儿。上与贵妃共坐,禄山先拜贵妃。上问何故,对曰:‘胡人先母而后父。’上悦。”[17]安禄山比杨贵妃大了十几岁,却认她作干妈,也是“醉”了。这就好比后晋的石敬瑭认比自己小十几岁的契丹王为爹一样。人一旦不要脸,便没有了底线。

天宝十年(751年),“甲辰,禄山生日,上及贵妃赐衣服、宝器、酒馔甚厚。后三日,召禄山入禁中,贵妃以锦绣为大襁褓,裹禄山,使宫人以彩舆舁之。上闻后宫喧笑,问其故,左右以贵妃三日洗禄儿对。上自往观之,喜,赐贵妃洗儿金银钱,复厚赐禄山,尽欢而罢。自是禄山出入宫掖不禁,或与贵妃对食,或通宵不出,颇有丑声闻于外,上亦不疑也”[18]。

这一年,“安禄山求兼河东节度。二月丙辰,以河东节度使韩休珉为左羽林将军,以禄山代之”[19]。自此安禄山拥兵183900人,三分天下兵马有其一,其政治地位可谓达至顶点。可能大家都会猜测:安禄山此时想过造反吗?猴王以为他有贼心但还没贼胆,毕竟以此三镇的兵力,还不足以撼动大唐。

俗话说百密一疏,安禄山也不例外。他得罪了一个不该得罪的人,此人是太子李亨。

又尝命见太子,禄山不拜。左右趣之拜,禄山拱立曰:“臣胡人,不*仪,不知太子者何官?”上曰:“此储君也,朕千秋万岁后,代朕君汝者也。”禄山曰:“臣愚,向者惟知有陛下一人,不知乃更有储君。”不得已,然后拜。上以为信然,益爱之。[20]

安禄山拍唐玄宗马屁拍得用力过猛,不惜得罪太子。以他身兼三地的节度使,怎能不知道太子是什么职位呢?一看就是装聋卖傻。但是他也没有办法,在唐玄宗和太子之间,他必须有个取舍。你看王忠嗣与太子走得太近,结果呢?不得善终啊!这就好比清朝乾隆时期的和珅,要拍乾隆的马屁就不能不得罪嘉庆,要讨好嘉庆就得得罪乾隆,这是两难选择。安禄山觉得有唐玄宗和李林甫的支持,太子还不足为虑,可是情况发生了变化,杨国忠上台了。

这位杨国忠看不上安禄山,当然安禄山也看不上杨国忠,“安禄山以李林甫狡猾逾己,故畏服之。及杨国忠为相,禄山视之蔑如也,由是有隙。国忠屡言禄山有反状,上不听”[21]。两人遂结下了梁子。

也许是敲山震虎。751年,杨国忠支持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讨伐南诏,结果全军覆没,只剩下鲜于仲通一人跑回了长安。虽然杨国忠在唐玄宗面前谎报军情,说什么前方大捷,但这样的消息不会传不到安禄山的耳朵里,杨国忠既然能瞒报军情,收拾他安禄山想必也不在话下,眼看着唐玄宗已经近70岁了,随时有可能龙驭上宾,太子也随时有可能上位,宰相又看不上自己,安禄山深知,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

安禄山专制三道,阴蓄异志,殆将十年,以上待之厚,欲俟上晏驾然后作乱。会杨国忠与禄山不相悦,屡言禄山且反,上不听;国忠数以事激之,欲其速反以取信于上。禄山由是决意遽反。[22]

“安史之乱”可以避免吗?完全可以。749年,身兼陇右、河西、朔方和河东四镇节度使的王忠嗣已经病死,两年后的751年,安禄山又请求兼任河东节度使,明眼人一看就知其过分了,唐玄宗此时应该断然拒绝才对。一旦安禄山兼任了河东节度使,那么长安东西两边的力量对比就完全失衡了,安禄山的军队随时可以跨过黄河直抵长安;而如果有河东之地作为缓冲,借安禄山十个胆,他也不敢贸然造反。

一念之差,铸成大错,不可不察啊!

安禄山苦心经营数年,猝然起兵也是被逼无奈,他在豪赌,并没有必胜之把握。虽然一开始势如破竹,攻陷了东都洛阳,但想攻打长安可没有那么容易了,取长安必要先取潼关。虽然唐玄宗听信监军边令诚谗言,误杀了退守潼关的名将高仙芝和封常清,但是大唐名将如云,有名将哥舒翰严守潼关,安禄山逾半年不能踏入潼关半步。哥舒翰乃王忠嗣的部下,压根瞧不上安禄山。此时北路郭子仪和李光弼在河北也屡创叛军史思明部,“军声大振。于是河北十余郡皆杀贼守将而降。渔阳路再绝,贼往来者皆轻骑窃过,多为官军所获,将士家在渔阳者无不摇心”[23]。安禄山前进不得,后路又被抄了,心里开始打起鼓来。

禄山大惧,召高尚、严庄诟之曰:“汝数年教我反,以为万全。今守潼关,数月不能进,北路已绝,诸军四合,吾所有者止汴、郑数州而已,万全何在?汝自今勿来见我!”尚、庄惧,数日不敢见。田乾真自关下来,为尚、庄说禄山曰:“自古帝王经营大业,皆有胜败,岂能一举而成!今四方军垒虽多,皆新募乌合之众,未更行陈,岂能敌我蓟北劲锐之兵,何足深忧!尚、庄皆佐命元勋,陛下一旦绝之,使诸将闻之,谁不内惧?若上下离心,臣窃为陛下危之。”禄山喜曰:“阿浩,汝能豁我心事。”即召尚、庄,置酒酣宴,自为之歌以侑酒,待之如初。阿浩,乾真小字也。禄山议弃洛阳,走归范阳,计未决。[24]

两军对垒,就看谁更有耐心了,谁先自乱谁就败了。关键时刻,安禄山在田乾真的说服下稳定了军心,而这边,杨国忠与哥舒翰却又上演了一出“将相不和”。

杨国忠知道安禄山起兵是因为自己,他想到汉景帝时的晁错,因为力主削藩导致七国之乱,后引火烧身招致杀身之祸,他知道一定会有人建议唐玄宗效法汉景帝,而哥舒翰正有此意。因此杨国忠力劝唐玄宗遣哥舒翰出关主动进攻安禄山,“上遣使趣哥舒翰进兵复陕、洛。翰奏曰:‘禄山久习用兵,今始为逆,岂肯无备!是必羸师以诱我。若往,正堕其计中。且贼远来,利在速战;官军据险以扼之,利在坚守。况贼残虐失众,兵势日蹙,将有内变;因而乘之,可不战擒也。要在成功,何必务速?今诸道征兵尚多未集,请且待之’”[25]。哥舒翰据理力争,固守待变乃为上策,郭子仪和李光弼也建言固守潼关,不可轻出,“郭子仪、李光弼亦上言:‘请引兵北取范阳,覆其巢穴,质贼党妻子以招之,贼必内溃。潼关大军,惟应固守以弊之,不可轻出。’国忠疑翰谋己,言于上,以贼方无备,而翰逗留,将失机会。上以为然,续遣中使趣之,项背相望。翰不得已,抚膺恸哭。丙戌,引兵出关”[26]。哥舒翰不得已,出关迎战安禄山,果然大败被俘。叛军拿下潼关,兵锋直指长安,唐玄宗只能仓皇奔蜀,将烂摊子扔给了太子(唐肃宗)。

唐肃宗北上灵武,重整旗鼓。大唐元气尚在,如果战略得法,还是有机会迅速平乱的,只可惜他也昏了头,没有完全遵照首席参谋李泌的建议。

上问李泌:“今敌强如此,何时可定?”对曰:“臣观贼所获子女金帛,皆输之范阳,此岂有雄据四海之志邪!今独虏将或为之用,中国之人惟高尚等数人,自余皆胁从耳。以臣料之,不过二年,天下无寇矣。”上曰:“何故?”对曰:“贼之骁将,不过史思明、安守忠、田乾真、张忠志、阿史那承庆等数人而已。今若令李光弼自太原出井陉,郭子仪自冯翊入河东,则思明、忠志不敢离范阳、常山,守忠、乾真不敢离长安,是以两军絷其四将也,从禄山者,独承庆耳。愿敕子仪勿取华阴,使两京之道常通,陛下以所征之兵军于扶风,与子仪、光弼互出击之,彼救首则击其尾,救尾则击其首,使贼往来数千里,疲于奔命,我常以逸待劳,贼至则避其锋,去则乘其弊,不攻城,不遏路。来春复命建宁为范阳节度大使,并塞北出,与光弼南北掎角以取范阳,覆其巢穴。贼退则无所归,留则不获安,然后大军四合而攻之,必成擒矣。”上悦。[27]

好一个“彼救首则击其尾,救尾则击其首,使贼往来数千里,疲于奔命,我常以逸待劳,贼至则避其锋,去则乘其弊,不攻城,不遏路”!李泌的用兵之道是不是很像对游击战的十六字方针:“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用兵之道不是凭空来的,而是善于取法古人为己所用啊。

李泌观察叛军呈“流寇”状态,尚无问鼎天下的气势,安禄山兵出范阳,一路南下长安和洛阳,兵力横亘于数千里之上,非常分散,已成强弩之末。官军应该采用游击战,而不是硬碰硬的攻坚战,不着急收复长安和洛阳,也不计较一城一池的得失,通过不断袭扰和消耗战逐渐蚕食叛军,这样不出两年即可平息叛乱。可惜唐肃宗操之过急,命令郭子仪速速收复长安和洛阳,他太想回到长安坐稳他的皇帝宝座了。结果呢?长安和洛阳虽被收复,但河北诸郡陷入了胶着状态,叛乱愈演愈烈。安史之乱本可以在756年或757年就被平息,结果却兵连祸结至763年。急性病没有对症下药,后拖延成了慢性病——藩镇割据,一错再错,令人扼腕。

有人说安禄山是胡人,唐玄宗不应该用胡人担任军区司令,其实与安禄山同朝为将的胡人还不少,著名的有哥舒翰、高仙芝、黑齿常之、夫蒙灵察、李光弼等。事实上,在平定安史之乱的过程中,很多胡人干将出力良多,尤其是出身契丹的李光弼,他与郭子仪联手平息了安史之乱,可谓是再造了大唐。

对于一个超大帝国而言,只要不是遇到大的变故,比如大的天灾或强敌入侵,即使当家人不是那么优秀,制度惯性还会保证它延续很长时间,比如王安石变法后的北宋,比如万历皇帝后的明朝。假如安禄山不造反,大唐延续它的富庶和辉煌是大概率的事情。这就好比一段钢材,只要拉伸的力不超过其耐受极限,当这个力消失后,它还可以恢复到原来的样子,好像什么也没发生一样;但是一旦这个力超过了极限,钢材就会被拉得变形甚至折断。

安史之乱给予我们什么样的历史教训?战略性的错误一个都不能犯!

 

注释:

[1]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五,唐纪三十一。

[2]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五,唐纪三十一。

是时,天下声教所被之州三百三十一,羁縻之州八百,置十节度、经略使以备边。安西节度抚宁西域,统龟兹、焉耆、于阗、疏勒四镇,治龟兹城,兵二万四千。北庭节度防制突骑施、坚昆,统瀚海、天山、伊吾三军,屯伊、西二州之境,治北庭都护府,兵二万人。河西节度断隔吐蕃、突厥,统赤水、大斗、建康、宁寇、玉门、黑离、豆卢、新泉八军,张掖、交城、白亭三守捉,屯凉、肃、瓜、沙、会五州之境,治凉州,兵七万三千人。朔方节度捍御突厥,统经略、丰安、定远三军,三受降城,安北、单于二都护府,屯灵、夏、丰三州之境,治灵州,兵六万四千七百人。河东节度与朔方掎角以御突厥,统天兵、大同、横野、岢岚四军,云中守捉,屯太原府忻、代、岚三州之境,治太原府,兵五万五千人。范阳节度临制奚、契丹,统经略、威武、清夷、静塞、恒阳、北平、高阳、唐兴、横海九军,屯幽、蓟、妫、檀、易、恒、定、漠、沧九州之境,治幽州,兵九万一千四百人。平卢节度镇抚室韦、靺鞨,统平卢、卢龙二军,榆关守捉,安东都护府,屯营、平二州之境,治营州,兵三万七千五百人。陇右节度备御吐蕃,统临洮、河源、白水、安人、振威、威戎、漠门、宁塞、积石、镇西十军,绥和、合川、平夷三守捉,屯鄯、廓、洮、河之境,治鄯州,兵七万五千人。剑南节度西抗吐蕃,南抚蛮獠,统天宝、平戎、昆明、宁远、澄川、南江六军,屯益、翼、茂、当、巂、柘、松、维、恭、雅、黎、姚、悉十三州之境,治益州,兵三万九百人。岭南五府经略绥静夷、獠,统经略、清海二军,桂、容、邕、交四管,治广州,兵万五千四百人。此外又有长乐经略,福州领之,兵千五百人。东莱守捉,莱州领之;东牟守捉,登州领之;兵各千人。凡镇兵四十九万人,马八万余匹。

[3]北宋·欧阳修等《新唐书》,卷一百二十六,列传第五十一,张九龄。

[4]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五,唐纪三十一。

[5]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五,唐纪三十一。

以王忠嗣为河西、陇右节度使,兼知朔方、河东节度事。忠嗣始在朔方、河东,每互市,高估马价,诸胡闻之,争卖马于唐,忠嗣皆买之。由是胡马少,唐兵益壮。及徙陇右、河西,复请分朔方、河东马九千匹以实之,其军亦壮。忠嗣杖四节,控制万里,天下劲兵重镇,皆在掌握,与吐蕃战于青海、积石,皆大捷。又讨吐谷浑于墨离军,虏其全部而归。

[6]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四,唐纪三十。

[7]—[10]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五,唐纪三十一。

[11]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卷二百上,列传百五十。

[12][13]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五,唐纪三十一。

[14]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六,唐纪三十二。

[15]—[17] 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五,唐纪三十一。

[18][19]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六,唐纪三十二。

[20]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五,唐纪三十一。

[21]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六,唐纪三十二。

[22]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七,唐纪三十三。

[23]—[26]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八,唐纪三十四。

[27]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九,唐纪三十五。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安史之乱”可以避免吗?

边塞不复,何来边塞诗?

“风投大咖”吕不韦,成也杠杆,败也杠杆;

清平乐:宋仁宗的盛世图景;

……

过往皆序章。穿越时光,以当下之身,体会历史的起伏跌宕。

 “历史岂有底稿”系列第四本——

历史是一个深宅大院,我们都是偶尔透过门缝看了那么一点点。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4分

  • 人物塑造:6分

  • 主题深度:4分

  • 文字风格:5分

  • 语言运用:4分

  • 文笔流畅:8分

  • 思想传递:9分

  • 知识深度:7分

  • 知识广度:3分

  • 实用性:3分

  • 章节划分:7分

  • 结构布局:3分

  • 新颖与独特:5分

  • 情感共鸣:5分

  • 引人入胜:7分

  • 现实相关:8分

  • 沉浸感:7分

  • 事实准确性:3分

  • 文化贡献:5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7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8分

  • 网站更新速度:3分

  • 使用便利性:6分

  • 书籍清晰度:3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5分

  • 是否包含广告:9分

  • 加载速度:3分

  • 安全性:5分

  • 稳定性:4分

  • 搜索功能:4分

  • 下载便捷性:8分


下载点评

  • 在线转格式(133+)
  • 内涵好书(675+)
  • 三星好评(82+)
  • 差评少(331+)
  • 藏书馆(101+)
  • 超值(662+)
  • 服务好(410+)
  • 章节完整(628+)
  • 值得下载(182+)
  • 格式多(118+)
  • 差评(399+)

下载评价

  • 网友 宓***莉: ( 2025-01-09 02:24:32 )

    不仅速度快,而且内容无盗版痕迹。

  • 网友 康***溪: ( 2024-12-22 06:33:14 )

    强烈推荐!!!

  • 网友 冉***兮: ( 2025-01-15 02:17:51 )

    如果满分一百分,我愿意给你99分,剩下一分怕你骄傲

  • 网友 石***烟: ( 2024-12-27 17:10:43 )

    还可以吧,毕竟也是要成本的,付费应该的,更何况下载速度还挺快的

  • 网友 印***文: ( 2024-12-23 05:57:25 )

    我很喜欢这种风格样式。

  • 网友 曹***雯: ( 2024-12-21 04:18:42 )

    为什么许多书都找不到?

  • 网友 堵***洁: ( 2024-12-31 17:00:47 )

    好用,支持

  • 网友 师***怡: ( 2025-01-07 07:31:03 )

    说的好不如用的好,真心很好。越来越完美

  • 网友 常***翠: ( 2025-01-10 16:16:56 )

    哈哈哈哈哈哈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