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乐园 -媒体写作与语言艺术(第二版)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20 01:12:29

媒体写作与语言艺术(第二版)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媒体写作与语言艺术(第二版)精美图片
》媒体写作与语言艺术(第二版)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媒体写作与语言艺术(第二版)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04382306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9-04
  • 页数:暂无页数
  • 价格:51.3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平装-胶订
  • 开本:16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20 01:12:29

内容简介:

近年来,网络的成熟发展一定程度上改变着新一代学生学习的方式、思维的方式,包括写作的方式。在全媒体时代,全民写作冲击着写作的职业化和专业化,也冲击着写作的专业化教育,传统的写作教材面临着跟不上步伐的尴尬;另一方面,新的写作方式、新语言方式、新表述方式、不规范的方式等比以往时代都更加频繁发展,事实上,写作的基础规范化教育比以时代的需要更强烈,任务也更重,情况也更复杂,本教材即是为考虑以上问题而编写。

“媒体写作与语言艺术”将包含连部分:(理论篇)和(实践篇)。

《媒体写作与语言艺术》(理论篇)将包括两大块:一个是当代的媒体环境介绍;一个是基础的、经典的写作和语言基础理论知识介绍。

其中“当代媒体环境介绍”主要包括三个部分:1.当代媒体的发展,媒体写作语言;2.从传播学角度解析写作者、受众、写作文本、社会生活,以及传播渠道;3.介绍广播、电视、新媒体的媒体特性以及对写作者的培养需求。

其中“基础的、经典的写作和语言基础理论知识介绍”,包括:1.材料;2.主题;3.结构;4.表达方式四个部分。

创新点是:把*的当代媒体背景与基础写作两部分有机结合在一起,如果不是传媒大学学生的独特需求和教师队伍的多样构成,以及良好的专业传媒学校的支持氛围,恐怕很难做到这些融合。在第二版的修订中,也要特别强调这一点,将替换原来的案例、参考文章、学生作品、写作经验谈等为*的内容。

《媒体写作与语言艺术》(实践篇)比较有特色,根据编写团队18年的教学经验而成。主要包括两大部分:一是直接相关于媒体写作培养的文体写作部分;一个是具体的训练方法及学生范文指导。

*部分选取了消息、短评、调查报告;解说词、传记;博客等文体作为编写内容,另外增加公众号、微博、微信等*的网络内容的写作。也将尝试增加网络小说写作的内容。这些文体的训练既涵盖了媒体专业写作前期需要培养的学生能力,也是当前流行的文体,易于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

第二部分设计了三级写作训练方法:1.写作入门训练方法;2.课堂分级写作训练方法;3.项目小组写作训练方法。这些方法都是经过十几年的教学实践的检验,同时也配以大量的学生范文做案例分析。这部分将替换为*的案例。


书籍目录:

前言

一、为什么写作

二、为什么学习写作

三、如何学习写作

四、本教材特色

五、如何使用本教材

理论篇

章 重新认识写作活动

节 当代写作的价值和意义

一、智能化写作的发展

二、传播效果决定的写作逻辑

三、写作的私人性与公共性

四、媒体写作被赋予的责任和使命

第二节 从写作角度看汉语的特质

一、汉语基本特征

二、从写作角度看汉语的基本功能

三、从倚重影像的表达趋势看汉语特质

四、从全球化角度看汉语表达特点

第三节 互联网时代写作语言的发展

一、现代汉语的三次革命

二、互联网新词的类型

三、互联网语言与当代写作

第四节 个体写作困境与主体超越

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困境

二、怎么“想”很难做到怎么“写

三、写作主体的超越

第二章 写作作为一种传播活动

节 作为传播内容的写作文本

一、时代里的写作文本

二、生活里的写作文本

三、网络传播中的写作文本

四、作为传播内容的写作活动

第二节 作为传播者的写作主体

一、观察能力

二、感知能力

三、记,忆能力

四、联想和想象能力

五、艺术鉴赏能力

六、分析综合能力

第三节 成为一个积极的阅读者

一、阅读获得的基本技巧之于写作的意义

二、阅读获得的间接经验之于写作的意义

三、写作与阅读密不可分

四、拥有强大的阅读能力

第四节 作为写作对象的社会生活

一、在动态关系中认识社会生活

二、现实的“生活”与作品中的“生活”

第三章 写作主题

节 主题的含义

一、什么是主题

二、主题含义拓展

三、主题的特点

四、主题的作用

第二节 主题的形成

一、主题形成的三个阶段

……

实践篇


作者介绍:

孟伟简介: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目前任教于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2013年主持的《写作与语言艺术》课程评为“精品资源共享课”,2007年该课程评为精品课。本人所牵头的“写作与语言艺术”教学团队2013年评为“北京高等学校继续教育优秀教学团队”。曾任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现代汉语教研室和写作教研室主任。主持*、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团中央、商务部等省部级和各类其他课题10余项。发表论文50余篇,多次为《新华文摘》《新华月报》《新闻与传播》转载。出版《现代传媒写作基础教程》《声音传播》《广播传播学》《互联网 时代音频媒体产业重构原理》《移动互联时代的中国广播影响力》等多部著作;参编《语言艺术与写作》等教程。为本科生开设:《语言艺术与写作》、《文体写作》《文学文体写作》《评论写作》《广告文案写作》《基础写作》等课程;为硕士和博士生开始《新媒体理论与实践》《社会化媒体研究》《广播新闻专题研究》等课程。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书摘插图

《媒体写作与语言艺术(第二版)》:

  二、选择典型的材料

  典型材料是能深刻揭示事物本质特征、具有代表性和说服力的材料。典型材料可以是典型的人物、事件、故事或环境,也可以是人物的典型语言或典型动作。典型材料都具有普遍意义,与同类材料相比,典型材料具有完备的特性,较强的说服力,用在文章中即有助于凸显意图,深化主题,起到以一当十、以少胜多的作用。吴敬梓的《儒林外史》表现封建老财严监生的吝啬,用了临死还嫌两根灯草费油的细节,与巴尔扎克描写葛朗台临终还努力想把镀金的十字架抓在手里有异曲同工之妙,都生动地显示出二人贪婪、吝啬的性格特征。

  反面的典型材料也有同样的作用。如要显示“落后就要挨打”这一主题,选用如下的材料很有说服力:1901年2月3日,入侵我国的八国联军统帅、德国人瓦德西给当时的威廉二世上了一个奏议,其中有这样几句话:“(中国)武备之虚弱,财源之衰竭,政象之纷乱,实为一个千载难得之实行瓜分时机。”百年前列强的叫嚣,侵略者的自供,至今听来仍觉字字惊心,有力说明了主题。

  三、选择真实准确的材料

  真实的材料有两方面含义:一是现实的真实、历史的真实,即现实生活中或历史上确有其人其事,不是虚构,亦非“演义”;二是本质的、整体的真实,即材料能够反映事物的本质与内在特性,符合事物运动变化的根本规律。真实是各类文章的生命,是文章具有说服力、感染力的保证。在文学作品中,更多的是讲求整体的真实;在新闻类、实用性文章里,则要求具体材料、信息、数据的真实。

  准确,是与真实密不可分的。古人把选用材料的真实准确看作是一个“文德”问题。写史,要写“信史”(确实可信的历史),要做到《汉书·司马迁传》中所说“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写议论文,要“考引事实,不使差忒,乃可传信”。比起古人,当代写作者更有条件做到真实、准确、确凿无误。传媒工作者是社会的守望者,必须提供真实的内容,不能失真,这是这也素养所在。四、选择新颖生动的材料“文章忌百家衣”,新颖的材料给文章带来清新气息,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新颖包含两方面意义,一是人们尚未发现、未曾使用的材料。如在科学研究、太空探险、文物发掘中的新发现,技术革新、司法改革、农业机械方面的新发明,社会进步中涌现出来的新事物、新经验,体育竞赛、国家实力创造的新成绩、新突破,等等。二是表现对已有事物、现象有了新认识与新感受的材料,或写出以往人物、事件的新变化、新发展。如以新角度、立足新发展来描写自然风光、社会风尚、民族传统、文化遗产等,写老典型的新事迹、新贡献的材料。

  传媒写作的内容与社会生活、时人时事、流行现象息息相关,故文稿讲求新鲜性和时效性,在形式、手法上要能推陈出新,坚持创新理念,连续报道也须有创新变化,避免重复、沉闷,被受众看出“似曾相识”。在2016年第26届中国新闻奖、第14届长江韬奋奖获奖者研讨会上专家指出,文字类获奖作品既要“顶天立地”,又要有鲜明特色或创新表达。“顶天”是指紧扣中央精神,“立地”是指接地气、冒热气;鲜明特色或创新表达则是对文风和写作的要求。

  古往今来,悼念逝去的妻子,表达缅怀之情的诗作、文章无数。清代纳兰性德的《蝶恋花》:“辛苦怜天上月,一夕如环,夕夕都成块。若以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蝶。”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岗。”贺铸的《鹧鹄天》:“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原上草,露初唏,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现代作家朱自清、巴金等也有感人至深的悼亡之作。

  ……


前言

《媒体写作与语言艺术》(第二版)是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孟伟主编的一部有特色的写作教材。比之版,从体系、思路到案例和写作门类都做了很大的调整。这次虽为作序,也给了我针对当前高等院校的写作课教学说上几句话的机会。

  高等院校在20世纪80年代中叶到21世纪初始,这二十多年里的写作学教学与研究的日子过得相当红火,可是近十来年不少高校传统的基础写作教学活动,似乎出现了低谷,成了一门可有可无的鸡肋课。但是,在孟伟那里,红火也好,低谷也罢,恒定坚守,毅然奋进:2006年编写出新的教材《现代媒体写作基础教程》;2007年主持的课程获得“写作与语言艺术”(网络教育)精品课程称号;2011年她与刘洪妹副教授主编了《媒体写作与语言艺术》(版);2013年被评为北京市高等学校优秀教学团队负责人;《写作与语言艺术》(网络)课程获“精品资源共享课”称号;2018年又独立主持编定达40万言的《媒体写作与语言艺术》第二版。恰在此时清华大学针对自身的本科生、硕士生以及博士生写作能力有所减退,宣告将对今年秋季入学的2018级新生开设“写作与沟通”必修课,计划到2020年,这门必修课覆盖所有的本科生,并力争面向研究生提供课程和指导。

  这“一课一书”不约而现,并轨前行,是不是可以预示在高等院校,又将会形成一片写作教学与研究的新的红火局面?清华大学推出“写作与沟通”必修课,自然能在高校造成重大影响,这无须多言。为什么我竟敢言孟伟教授主编的这部第二版新写作教材,也会为大学写作课涌动新的波峰做出贡献?

  因为,这部增订的教材有新的理论建树,新的写作教学体系,新的确有效果的实训,且三者得到有机融合:

  首先,理论建树。在写作理论的构成要素上,这本教材打破了主题、材料、结构、表达四大板块的框架,更丰实了写作主体能力培养的内容,强调了写作活动中深广阅读的价值,更突出了语言运用的表达张力,进一步阐发了“智能化写作”的运作趋势,初步触及了“创意写作”这一新模式。总之,在写作理论的组建上愈益完整,在写作理念上有所新的发挥。其次,搭建新的写作教学体系。建立起写作理论、写作文体实训方案以及写作思维与表达工具——规范和艺术的语言,这三个方面的结合有着科学性和完整性的体系。在此,知识性和理论性阐述,比起以往她参编、自编以及主编之一的三部教材,这三结合的有机建构在媒体写作教学中是首创,在这本教材中其系统更加充实,越发完好。毫无疑问,采用这部教材定然实用有效,增进读写兴趣,提高运笔水准。

  后,从实训的角度看。即写作主体运思的智能训练和写作行为过程的技能训练角度来审视这部教材,其实训的体系性和方法论,突破了旧的格局,增强了广度、深度和厚度。这尤其展示在写作的样式和文体方面:它以抓点代面的方式,覆盖了新闻文体、文学文体和实用文体的写作实践训练;它涉及报刊、广播电视以及互联网的文体样式直至抓准新媒体的基本写作范式;它还设置了创意写作、互动写作的训练项目,增加了网络全新的选择类型;新教材用“调查报告”项目组的写作训练方式,既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又提升了个体的科研能力。

  对于写作实训的典范用例和学生写作的引例,均经过重新梳理和增删,其选用之精准、剖析之周详、训练之有序,比起她原来参编或主笔的几部教材确实有所强化和突破。也不妨说,在诠释和运用现代写作学的操作性理论方面,着实有不同凡响之处。

  孟伟是我在1999年坚持给北京广播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前身)语言文学部引进的应届写作学硕士毕业生(当时“广院”规定必须具有博士学位方可应聘任教),从此她坚守写作学教学与研究岗位近二十年,多次获得学校优秀教学一等奖,即或后来已取得新闻学博士学衔,多次出国研修,国际会议发声,在广播、声音传播、新媒体领域已经颇有造诣,但她依然做到没有完全离岗,始终保留写作课的教学任务,更未停止过对于写作的思考,其开阔的多学科背景、丰富的理论素养、多年媒体研究的经验,出写作教学之外,入写作教学之中,为今天这部教材的独特视角,理论与实践的高度融合奠定了基础。

  这部新版教材充分地显示出主编孟伟教授,在探索具有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的现代写作学教学体系方面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是使之成长为有一定影响的中青年现代写作学学者的标志。为此,我愿意向高等院校的现代传媒专业以及其他非中国语言文学专业这部有新枝、新花、新果的写作教材,而不避同事友好之嫌为其鼓与呼!

  是为序。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9分

  • 人物塑造:3分

  • 主题深度:5分

  • 文字风格:7分

  • 语言运用:8分

  • 文笔流畅:5分

  • 思想传递:4分

  • 知识深度:8分

  • 知识广度:8分

  • 实用性:8分

  • 章节划分:3分

  • 结构布局:6分

  • 新颖与独特:6分

  • 情感共鸣:5分

  • 引人入胜:9分

  • 现实相关:5分

  • 沉浸感:6分

  • 事实准确性:4分

  • 文化贡献:6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9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7分

  • 网站更新速度:5分

  • 使用便利性:4分

  • 书籍清晰度:5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4分

  • 是否包含广告:9分

  • 加载速度:7分

  • 安全性:6分

  • 稳定性:3分

  • 搜索功能:5分

  • 下载便捷性:8分


下载点评

  • 品质不错(488+)
  • 收费(202+)
  • 购买多(677+)
  • 简单(119+)
  • 二星好评(591+)
  • azw3(434+)
  • 引人入胜(675+)
  • 内涵好书(399+)
  • 方便(286+)
  • 赞(477+)
  • epub(674+)

下载评价

  • 网友 敖***菡: ( 2025-01-13 05:43:03 )

    是个好网站,很便捷

  • 网友 融***华: ( 2025-01-16 20:36:05 )

    下载速度还可以

  • 网友 龚***湄: ( 2025-01-01 11:09:25 )

    差评,居然要收费!!!

  • 网友 曾***文: ( 2025-01-04 11:31:02 )

    五星好评哦

  • 网友 訾***晴: ( 2024-12-27 17:21:47 )

    挺好的,书籍丰富

  • 网友 薛***玉: ( 2025-01-04 13:13:59 )

    就是我想要的!!!

  • 网友 郗***兰: ( 2025-01-10 09:04:58 )

    网站体验不错

  • 网友 康***溪: ( 2025-01-06 22:48:54 )

    强烈推荐!!!

  • 网友 林***艳: ( 2025-01-07 12:32:13 )

    很好,能找到很多平常找不到的书。

  • 网友 步***青: ( 2024-12-28 17:20:54 )

    。。。。。好

  • 网友 车***波: ( 2025-01-13 13:42:07 )

    很好,下载出来的内容没有乱码。

  • 网友 詹***萍: ( 2025-01-19 12:43:01 )

    好评的,这是自己一直选择的下载书的网站

  • 网友 丁***菱: ( 2025-01-15 09:41:54 )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 网友 扈***洁: ( 2024-12-23 22:02:12 )

    还不错啊,挺好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