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效率与社会公平:体系分立的社会保险运作效应研究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制度效率与社会公平:体系分立的社会保险运作效应研究精美图片
》制度效率与社会公平:体系分立的社会保险运作效应研究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制度效率与社会公平:体系分立的社会保险运作效应研究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62841821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5-04
  • 页数:暂无页数
  • 价格:58.3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平装
  • 开本:16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20 01:22:11

内容简介:

Array


书籍目录:

章  导论

  一、研究背景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意义

  四、基本思路和方法

第二章  分立式社会保险体系的运作状况

  一、引言

  二、上海市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制度

  三、面向城郊从业人员及失地人员的镇保

  四、综保:一个有争议的外来从业人员社保政策实践

第三章  协调性和持续性的危机:社会保险体系碎片化的后果

  一、扩面与碎片化:社保制度建设的二律背反

  二、研究方案及指标体系设计

  三、社会保险体系协调性评估

  四、社会保险体系持续性评估

  五、结论与政策意义

第四章  公平抑或效率:上海市社会保险制度对不同收入群体的再分配效应

  一、问题缘起:参保者收入差距的扩大与社会保险再分配功能的弱化

  二、方法与模型

  三、不同收入群体间再分配效应的实证分析

  四、参数敏感性分析

  五、小结

第五章  流动从业人员养老保险的区域分割与制度整合

  一、参保人员的流动性与制度转接:争论与讨论

  二、流动从业人员养老保险制度的分割现状

  三、制度区域分割造成的影响

  四、制度整合的实现方式

第六章  流动从业人员养老保险跨地区转移接续

  一、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二、长三角地区流动从业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比较社会政策的视角

  三、流动从业人员养老保险跨地区转移接续的制约性因素分析

  四、流动从业人员养老保险转移接续的可行性

  五、长三角地区流动从业人员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的路径探讨

第七章  制度需求的意愿: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险参保意愿及其影响因素

  一、引言:制度转轨与参保人的福利需求

  二、方案设计与实证分析模型

  三、新生代农民工的参保意愿

  四、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参保意愿的因素分析

  五、结论与讨论

第八章  制度转轨过程中参保人权益损失评估

  一、制度转轨与流动从业人员社保权益的缺损

  二、制度转轨过程中农民工权益倾向:有效需求调查

  三、制度转轨对于农民工社保权益的潜在影响:精算模型的构建

  四、不同参保方案下替代率水平的精算评估

  五、制度转轨的损失补偿测算

第九章  人口结构、赡养比与养老保险基金平衡的动态监测

  一、引言

  二、养老保险基金的动态平衡: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分析

  三、人口结构变迁视角下上海市养老保险基金运行现状

  四、上海市参保人员年龄结构变化与基金收支动态监测

  五、总结

第十章  统筹层次对于养老金地区分担差异的影响

  一、统筹层次与养老金地区利益博弈的理论分析

  二、我国目前养老保险统筹层次的基本状况

  三、地区负担失衡:低统筹运行对于养老保险基金支付能力的负面影响

  四、不同统筹层次下的养老保险基金支付能力:以上海市为例

  五、提高统筹层次所面临的挑战及可行路径

第十一章  养老保障制度体系与收入差距的扩大

  一、引言:收入差距的扩大与养老保险制度的介入

  二、养老金制度与再分配:理论梳理与文献对话

  三、分割与分层:中国养老金制度体系基本框架

  四、不同养老金制度参与状况的人群差异

  五、养老金待遇差距的扩大

  六、不同制度人群的养老金再分配效应

  七、退休人群收入差距的扩大

  八、结论与讨论

第十二章  结语

  一、体系分立的养老保险制度与社会分层

  二、建立整合性社会保险体系的若干思考

参考文献

附录Ⅰ  新生代农民工参与社会养老保险的现状与意愿调查问卷

附录Ⅱ  外来从业人员参与城镇职工社会保险的意愿与能力调查问卷

后记


作者介绍:

  汪华,上海师范大学社会史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博士后,现任教于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学系,主要致力于劳动社会学、福利社会学和社会政策等方面研究,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和上海市社科基金等科研项目,出版学术著作两部,获得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一等奖一项,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前言

  近十年来,笔者一直致力于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早期对该议题的关注,笔者主要聚焦于如何解决因农民工的流动性而导致的权益保障问题。这主要表现为对农民工社保关系与社保权益协调对接方面的探讨。而在后期思考中,笔者逐渐认识到农民工所面临的社会保障困境,不仅在于如何实现其社保关系转移支付,因为这仅是一个技术层面的问题,关键之处在于政策形成过程中国家特定的政治考量。正如保罗·彼尔逊(Paul Pierson)所强调的那样,政策本身是因政治而产生的结构。笔者认为,农民工社保问题的实质是,目前既有的社会政策安排,在客观上是一种维持各阶层既得利益格局的一种治理策略。

  近三十年来,中国政府在“稳定压倒一切”的治理诉求下,在承认既有城乡差别、体制差别、人群差别的现实背景下,因“人”而异地设计了一系列社会保险制度。根据不同社会阶层的人群,相应地设计了不同类型的社保政策。这些政策安排又进一步强化了体现纵向差异的社会阶层化格局。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目前中国社会保险政策体系,非但未能消解社会群体之间的不平等,反而在实质上形塑并固化了既有参保群体之间的阶层区割。先前的政策选择会影响当前的政治过程;同样,在政策制定与推行的背后,存在着利益群体的博弈,利益群体塑造了政策,政策也同样塑造了利益群体。因此,如何构建一个更为公平、更具整合性效应的社会政策体系,成为近些年来笔者主要的学术关切。本书即是近些年来笔者对这一领域思考与研究的总结。本书用专业的方法,揭示并解释近十年来中国体系分立的社会保险制度的运作效应,在此基础上提出笔者的社会政策观。

  本书重点讨论了以养老保险为中心的中国社保体制建设中的若干问题。本书以上海市的政策与数据为主,同时兼及全国层面,系统地梳理了上海市自2002年至2011年期间,面向劳动者的三大社会保险制度的实施及运行状况。对因“人”而异的碎片化社会保险对于社保制度本身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考察,从协调性和持续性两个维度对上海市社会保险体系运行绩效进行了评估。笔者认为,体制分割的社会保险体系,从某种意义上限制了这一政策体系整合性效应的发挥。

  同时,本书对上海市社会保险制度对不同收入群体的再分配效应进行了考察,以回应随着综保转城保之后参保人群扩大背景下既有社会保险制度能否实现不同收入群体的再分配功能。同时,本书考察了流动从业人员社保关系转移接续的相关议题。无疑,促进社会保险关系能够顺利转移接续,本质上是对流动从业人员社保权益的一种关怀与支持。因此,本书重点对于流动从业人员社会保险制度的现状与运行情况进行了剖析,并以长三角区域为例,探讨了流动从业人员跨地区流动时社会保险关系接转的困境及体制成因,讨论了如何重构一个与流动从业人员就业状况相适应的社会保险设计原则。

  此外,本书还分析了农民工群体对于社会保险的参保需求及相关影响因素,从需求方的角度,重新审视社会保险扩面政策的适当性问题。随着社会保险法的正式实施,上海市逐步将新增外来从业人员以及存量综保人员逐步转进上海市城镇职工社会保险。但这种制度调整,有没有考虑到外来从业人员的参保能力和参保意愿,能否与参保群体的有效需求相对接,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书运用定量研究方法,对上述议题进行了讨论。

  本书认为,在综保转城保的制度调整过程中,仍然有一些历史遗留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如过去的缴费年限认定问题、个人账户规模问题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势必对这一群体的将来养老权益产生负面的影响。本书通过精算技术,在测算并评估了制度转轨过程中特定参保人群社保权益损失问题。

  本书以上海为例,尝试从人口结构变迁的角度,来测量不同时期养老保险的赡养比,并根据不同时期赡养比和养老保险费的收支状况,来动态监测养老基金的平衡。同时,本书还探讨了统筹层次高低对于养老金地区分担差异的影响。目前,我国实行的是养老保险省级统筹,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省级调剂的力度还不够,未充分发挥统筹共济的功能,大部分养老保险基金还处于分散统筹状态,造成地区间负担畸轻畸重,影响了制度运作的贯彻效率。基于此,本书努力探讨统筹层次高低究竟如何影响了养老金地区负担的不平衡问题,并进而探讨养老金运作效率如何因统筹层次的高低而产生不同的效应。

  在此基础上,本书考察了体系分立的养老保险制度如何导致一种逆向再分配机制的形成,并分析了这种逆向再分配如何进一步扩大了收入差距和社会不平等。

  本书证实,尽管在制度设计上采取因“人”而异的策略设计,使面向不同类型劳动者的社保制度,在短期内可能实现制度覆盖面的快速扩展;但从一个更为整体的视角下来看,这种制度体系的分割,实际上极大地抑制了这一社保体系整合性效应的发挥。本书的政策意义在于,建立更具公平性和可持续效应的社保体制,顶层设计尤为重要,尽量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权宜之政。

  本书认为,创新并重构与我国社会发展状况相适应的科学的社会保险制度设计依据和分类标准,是建立覆盖城乡各类从业人员社会保险体系的前提。这就要求我们在制度设计时,不应单以劳动者体制身份作为参保对象的分类依据,而应结合劳动者风险性质和风险防范能力(收入水平)来决定其应该参加何种类型、何种水平的社会保险。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推进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险体制建设,重点虽在于制度本身的变革,但成效的发挥,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制度的运作环境。诸如户籍制度、财税体制、就业地方保护制度等,均深刻影响着我国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的深入。配套制度不跟上,仅着眼于制度本身,改革自然难见成效。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3分

  • 人物塑造:3分

  • 主题深度:7分

  • 文字风格:7分

  • 语言运用:4分

  • 文笔流畅:4分

  • 思想传递:8分

  • 知识深度:6分

  • 知识广度:3分

  • 实用性:4分

  • 章节划分:7分

  • 结构布局:6分

  • 新颖与独特:9分

  • 情感共鸣:4分

  • 引人入胜:6分

  • 现实相关:3分

  • 沉浸感:3分

  • 事实准确性:5分

  • 文化贡献:3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4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3分

  • 网站更新速度:6分

  • 使用便利性:8分

  • 书籍清晰度:8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7分

  • 是否包含广告:7分

  • 加载速度:5分

  • 安全性:6分

  • 稳定性:8分

  • 搜索功能:3分

  • 下载便捷性:8分


下载点评

  • 下载速度快(295+)
  • 藏书馆(584+)
  • 二星好评(180+)
  • 微信读书(320+)
  • 内涵好书(273+)
  • 方便(351+)
  • 可以购买(363+)
  • 三星好评(490+)

下载评价

  • 网友 习***蓉: ( 2025-01-10 02:18:49 )

    品相完美

  • 网友 印***文: ( 2025-01-08 23:55:13 )

    我很喜欢这种风格样式。

  • 网友 訾***晴: ( 2025-01-11 08:58:11 )

    挺好的,书籍丰富

  • 网友 饶***丽: ( 2025-01-01 01:00:27 )

    下载方式特简单,一直点就好了。

  • 网友 康***溪: ( 2024-12-29 17:11:16 )

    强烈推荐!!!

  • 网友 林***艳: ( 2025-01-10 11:11:27 )

    很好,能找到很多平常找不到的书。

  • 网友 谭***然: ( 2024-12-26 23:52:06 )

    如果不要钱就好了

  • 网友 冉***兮: ( 2024-12-20 02:27:58 )

    如果满分一百分,我愿意给你99分,剩下一分怕你骄傲

  • 网友 孙***夏: ( 2025-01-05 21:46:58 )

    中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 网友 曾***文: ( 2025-01-02 18:19:02 )

    五星好评哦

  • 网友 陈***秋: ( 2025-01-18 01:34:16 )

    不错,图文清晰,无错版,可以入手。

  • 网友 步***青: ( 2025-01-02 02:37:42 )

    。。。。。好

  • 网友 訾***雰: ( 2024-12-30 02:20:58 )

    下载速度很快,我选择的是epub格式

  • 网友 辛***玮: ( 2025-01-03 21:04:58 )

    页面不错 整体风格喜欢

  • 网友 孔***旋: ( 2025-01-03 11:52:47 )

    很好。顶一个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