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德琳系列(出版80周年英汉双语珍藏本)(赠玛德琳贴纸)(套装共6册)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玛德琳系列(出版80周年英汉双语珍藏本)(赠玛德琳贴纸)(套装共6册)精美图片
》玛德琳系列(出版80周年英汉双语珍藏本)(赠玛德琳贴纸)(套装共6册)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玛德琳系列(出版80周年英汉双语珍藏本)(赠玛德琳贴纸)(套装共6册)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9900412854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8-08
  • 页数:暂无页数
  • 价格:89.4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平装-胶订
  • 开本:大16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20 00:40:16

寄语:

读玛德琳, 独立勇敢做自己! 两度荣获凯迪克大奖绘本, 纽约公共图书馆“100种童书”,吴敏兰推荐,赠中英文名家朗诵音频四种,大画幅,可点读


内容简介:

巴黎有座老房子,厚厚藤蔓爬满墙。十二个女孩里面住,日常出入排两行。玛德琳就是其中*小的姑娘。她撞见老虎也不怕,住院手术吓不倒她。她竭尽全力保护她的救命狗,还把捣蛋鬼变成懂事的好朋友。他们一起骑马游伦敦,还曾被吉普赛人带走在法国流浪,经历了一段不可思议的马戏团生活。她甚至与魔法师进行过一场出人意料的交易……


书籍目录:

玛德琳系列(出版80周年英汉双语珍藏本)共包含6本书:《玛德琳》《营救玛德琳》《玛德琳和小捣蛋》《玛德琳在伦敦》《玛德琳和吉普赛人》《玛德琳的圣诞节》


作者介绍:

著/绘者 路德维格?贝梅尔曼斯(1898-1962)出生于现在的奥地利,1918年加入美国国籍。1934年,开始创作童书。“玛德琳”系列是他创作的非常成功的故事之一,其中《营救玛德琳》曾荣获凯迪克金奖,《玛德琳》获得过凯迪克银奖。(凯迪克大奖是全美*权威的儿童绘本奖,设立至今已80年。入选凯迪克大奖的绘本不仅要求插图精美、文字动人,更要“寓教于乐”,激发孩子无限的创意和思考。)译者王霖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资深编辑、图书策划人,“新概念英语”“书虫”“轻松英语名作欣赏”等系列图书编辑、译者之一,一位坚持为小女儿选书、读书的父亲。中文朗读 张璐,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中国五个一工程奖”作品主要配音演员。英文朗读 Kelly Gollihue(美国),资深外教,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美语配音专家。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还有什么系列绘本比“玛德琳”更适合当作孩子的睡前故事呢?通过大量的童书绘本,不但能引领孩子们进入儿童文学的世界,也能藉由绘本认识世界各国的文化,“玛德琳”系列绘本就是*好的例子。鼓励爸爸妈妈们在读“玛德琳”系列绘本给孩子们听时,一起和孩子共读共学,一起享受英语文字之美。我想路德维格?贝梅尔曼斯一定没有想到,这个他创作出来的红发小女孩玛德琳,如今成为一位童书界永垂不朽的经典人物,让人欲罢不能。——哈佛大学双语教育硕士、英文绘本阅读推广人、凯斯教育机构执行长 吴敏兰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玛德琳”系列两度荣获绘本类大奖美国凯迪克奖,畅销近80年,俘获无数儿童的心,是有口皆碑的经典图画书。具体曾获荣誉如下:◆两度荣获凯迪克大奖◆美国纽约公共图书馆“100种***童书”◆美国“20世纪童书宝库”入选书目◆美国《出版者周刊》 “史上热销图书”◆日本儿童文学者协会编“世界图画书100种” ◆美国《号角》杂志年度好书本套“玛德琳”系列 特点如下: 1) 英汉双语对照,一书两用。2) 超大画幅,舒适阅读体验。3) 英文排版与原版一致,不压缩、不合并,让你轻松找到英语韵脚,享受大声朗读。4) 中文译文不仅准确,而且简单明快,富有韵律。5) 地道活泼的英文音频——扫码听资深英语录音专家分角色朗读,体验英语之美。6) 高大上的中文音频——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中国五个一工程奖”作品主要配音演员一人分饰十几个角色,绘声绘色、各具特点,为你展现高超的配音技巧。7) 追求完美的配乐——北京电影学院配音系出身专家精心打造,让你在不经意间闯入现场,身临其境。8) 给女儿起名Madeline,哈佛大学双语教育硕士,英文绘本阅读推广人吴敏兰倾情推荐。9) 中英文皆可点读(外研通点读笔),帮助孩子自由阅读。


媒体评论

没有哪个儿童作家的作品能与《玛德琳》丛书相媲美,这么多年过去了,书中的文字和插图始终都珍藏在家长及孩子们心中。——《纽约先驱论坛报》 贝梅尔曼斯写得*棒的是玛德琳,再来一本,一定大受欢迎。——美国《号角》杂志 贝梅尔曼斯写的故事简朴而生动,令人感到亲切。特别是那些画,欢快明朗,色彩搭配自然,将故事表现得栩栩如生。——《观察家》


前言

从“玛德琳”体验英语之美与多元文化吴敏兰?哈佛大学双语教育硕士、英文绘本阅读推广人、凯斯教育机构执行长1939年出版的《玛德琳》至今已经近80年了,多年来故事的开头语:“In an old house in ParisThat was covered in vinesLived twelve little girlsIn two straight lines...”是很多人的童年回忆。小时候因为父亲工作的关系,我和家人从一个国度到另一个国度,转换语言、转换环境的结果,让从小没有安全感的我总是很内向。陪伴着我们的妈妈除了鼓励我们,也开展了她的“妈妈私塾”,用绘本带我们进入阅读,通过绘本认识这个世界,进而奠定了聆听英语的基础,妈妈自然也成了我们*初的英语老师。记得三岁在泰国的时候,妈妈从图书馆借了一本《Madeline》绘本,给当时的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当时妈妈没有翻译,我一直以为玛德琳是个孤儿,对于“住在孤儿院”勇敢又有点调皮的玛德琳印象深刻。她不怕老鼠、不怕老虎、不怕危险、生病不哭,完全打破一般人对小女生的印象,让从小像个tomboy(假小子)的我感到非常的崇拜,从此我成为“Madeline”头号粉丝,遇到害怕时,就想到玛德琳,希望自己像她一样勇敢!甚至,我问妈妈:“我可不可以把英文名字改成Madeline?”妈妈笑说:“那你以后生女儿再叫Madeline吧!”多年后,我生了女儿,终于如愿,开心地为女儿取名为Madeline,希望她也像玛德琳一样勇敢、无惧,充满冒险精神,而玛德琳的系列绘本也就此成为女儿童年的重要回忆。这就是绘本的美好,让孩子从小在阅读中找到成长的力量与养分,也让绘本中传递的价值观与温暖代代延续。作者路德维格?贝梅尔曼斯1898年出生于现在的奥地利,生长在法文与德文的环境中,少年时候在德国的求学过程并不顺利,于是在奥地利的旅馆工作一段时间之后,他只身一人到美国纽约去打拼,更于1917年从军,1918年成为美国公民。路德维格?贝梅尔曼斯年轻在旅馆打工时,就喜欢观察周边形形色色的人,并在餐纸菜单上画素描。1920 年开始他的艺术创作,从插画、壁画、漫画到童书,除了玛德琳的系列绘本流传至今,现在在纽约中央公园旁的旅馆Carlyle Hotel的酒吧也有他的整面壁画,吸引许多粉丝去朝圣呢!在玛德琳的故事中,其实反映了许多他的人生经验,包含玛德琳在医院中看到天花板上的兔子样裂痕,其实源自于他自身的住院经验。至于玛德琳这个名字则源自于他太太的名字Madeleine,而小女孩的原型则来自于他的女儿芭芭拉。路德维格?贝梅尔曼斯在1954年得到*高荣誉凯迪克插画奖。他总共出版了六本这个可爱的小女孩的绘本,将故事延伸到各种有趣的主题,例如《Madeline and the Bad Hat(玛德琳与小捣蛋)》中提及玛德琳与邻居西班牙大使的小捣蛋儿子,也就是“Bad Hat”佩皮托的友情。在《Madeline’s Rescue(营救玛德琳)》中讲到了宠物的议题,描述将掉落到河中的玛德琳营救起来的小狗珍妮芙如何来到了学校,而十二个小女孩如何极力争取照顾它。在《Madeline and the Gypsies(玛德琳和吉普赛人)》中玛德琳与佩皮托随着吉普赛人的马戏团流落各地,探险般的过程有趣又惊险,*后又化险为夷与大家团圆。甚至在《Madeline in London(玛德琳在伦敦)》中,这12个小女生和老师柯莱薇小姐离开了法国到伦敦去找佩皮托,游遍伦敦的风景名胜,让此书成了许多介绍伦敦的绘本。而《Madeline’s Christmas(玛德琳的圣诞节)》则描述了热心又温暖的玛德琳如何细心地照顾所有生病的人,然后好心有好报地得到魔术师的帮助,在圣诞节让所有小女孩能够和自己的家人团聚。所有玛德琳系列的绘本都在传达着满满的爱与正能量,欺负动物的调皮的佩皮托变成了有礼貌的小男孩,将玛德琳与佩皮托“绑架”的吉普赛嬷嬷其实是舍不得两人离开马戏团,故事中的角色遇到挫折总是有解决之道,而玛德琳总是乐观不害怕地面对一切。作者从不在绘本中藉由老师柯莱薇小姐的口来说教,但是小读者们总是自有判断。重要的是在故事的*后,充满爱心的老师柯莱薇小姐总是会出现在孩子们的身边,点着十二位小女孩排好队,看着她们安静上床,安稳睡觉。记得我女儿小时候总在听玛德琳的时候,随着故事展开感到开心、惊讶、紧张、担心,但是到*后总是能心满意足地随着“happy ending(快乐结局)”沉静入睡,我常常说:“还有什么系列绘本比‘玛德琳’更适合当作孩子的睡前故事呢?”而身为英文老师,玛德琳的文字我想是这个故事让人朗朗上口的原因。正如故事的一开场:“In an old house in ParisThat was covered in vinesLived twelve little girlsIn two straight lines...”句尾“vines”与“lines”间的押韵朗读起来犹如音乐般,富有旋律与节奏,而文中经常出现的押韵与对应的句型让读者读起来饶有趣味。有时随着我的朗读“They left the house at half past nine, in two straight lines, in rain or shine. The smallest one was Madeline.”孩子们会听出短短一段文字中,有相同韵脚的“nine”“line”“shine”“Madeline”,并在熟悉故事后,在进行共读时,跟着朗读出这些韵脚。因此许多孩子在听过几次玛德琳故事之后,就会将这几句在每一个玛德琳故事中都会出现的开场文全段朗诵出来,并且牢牢记住,直到他们自己成为父母,再读给自己的孩子听。爸妈也可以从玛德琳的绘本故事中学到一些英语的词组,例如在《Madeline and the Bad Hat》中,佩皮托说:“I’m turning over a new leaf”(我会改过自新),而玛德琳回复:“We all will keep our eyes on you!”(我们会盯着你的!)这也是我为什么鼓励爸爸妈妈们在读“玛德琳”系列绘本给孩子们听时,一起和孩子共读共学,一起享受英语文字之美。“玛德琳”系列绘本也是我“跨文化绘本”的*佳素材,不但是故事深受孩子们欢迎,也让孩子通过阅读认识世界。我从小体验过许多国家的教育与文化,对于语言与“跨文化”有着深刻的体会,也在教书几年后,投入跨文化教育的研究,因此日后设计幼儿园的主题教学课程时,我也尝试将跨文化的课程融入到主题教育过程中,希望让孩子能够从自身的文化开始,进而去认识世界的多元文化。在我进行跨文化教学的时候,绘本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通过大量的童书绘本,不但能引领孩子们进入儿童文学的世界,也能藉由绘本认识世界各国的文化,“玛德琳”系列绘本就是*好的例子。路德维格?贝梅尔曼斯通过《玛德琳》与《玛德琳与吉普赛人》两本书带领着读者认识了巴黎的名胜古迹,从协和广场、艾菲尔铁塔到枫丹白露的城堡,在书的*后都列举了这些著名景点的名称。在《玛德琳在伦敦》中,则带着读者畅游伦敦,从伦敦桥到白金汉宫,看到了伦敦的各种交通工具,有马匹、汽车、轮船、双层巴士、皇家马车,一路还看到皇家卫兵、英国警察与花匠。记得小时候妈妈念故事给我听的时候,我的眼睛一直不断地搜寻各个角落的图像,除了聆听文字的韵律,丰富的插图也让我好忙碌!事实上“玛德琳”的系列绘本中所出现的吉普赛人、马戏团、学校、大使馆等生活方式都是可以和孩子细细品味与讨论的呢!路德维格?贝梅尔曼斯于1962 年过世,但是玛德琳的故事现今仍延续着,因为路德维格?贝梅尔曼斯的孙子路德维格?贝梅尔曼斯?马西亚诺从祖父遗留下的手稿中,发现祖父原本和肯尼迪总统夫人讨论“Madeline Meets Caroline”(让玛德琳遇见卡罗琳),也就是总统的小女儿卡罗琳和玛德琳的故事。同样身为插画家的孙子于是接下祖父的故事完成了《Madeline in America》,并持续地创作了《Madeline and the Cats of Rome》等书,让玛德琳和女孩们跟着老师柯莱薇小姐到罗马旅行,而罗马各处的名胜从竞技场、西班牙台阶、西斯汀教堂、万神殿等都出现在书中。如今,大小读者因此可以期待玛德琳继续带着我们环游世界啦!在本《玛德琳》书中的结尾,作者的*后一句是“that’s all there is—there isn’t anymore.”(故事到这里就结束啦——后面再也没有啦),我想路德维格?贝梅尔曼斯一定没有想到,这个他创作出来的红发小女孩玛德琳,如今成为一位童书界永垂不朽的经典人物,让人欲罢不能。从“玛德琳”体验英语之美与多元文化吴敏兰?哈佛大学双语教育硕士、英文绘本阅读推广人、凯斯教育机构执行长1939年出版的《玛德琳》至今已经近80年了,多年来故事的开头语:“In an old house in ParisThat was covered in vinesLived twelve little girlsIn two straight lines...”是很多人的童年回忆。小时候因为父亲工作的关系,我和家人从一个国度到另一个国度,转换语言、转换环境的结果,让从小没有安全感的我总是很内向。陪伴着我们的妈妈除了鼓励我们,也开展了她的“妈妈私塾”,用绘本带我们进入阅读,通过绘本认识这个世界,进而奠定了聆听英语的基础,妈妈自然也成了我们*初的英语老师。记得三岁在泰国的时候,妈妈从图书馆借了一本《Madeline》绘本,给当时的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当时妈妈没有翻译,我一直以为玛德琳是个孤儿,对于“住在孤儿院”勇敢又有点调皮的玛德琳印象深刻。她不怕老鼠、不怕老虎、不怕危险、生病不哭,完全打破一般人对小女生的印象,让从小像个tomboy(假小子)的我感到非常的崇拜,从此我成为“Madeline”头号粉丝,遇到害怕时,就想到玛德琳,希望自己像她一样勇敢!甚至,我问妈妈:“我可不可以把英文名字改成Madeline?”妈妈笑说:“那你以后生女儿再叫Madeline吧!”多年后,我生了女儿,终于如愿,开心地为女儿取名为Madeline,希望她也像玛德琳一样勇敢、无惧,充满冒险精神,而玛德琳的系列绘本也就此成为女儿童年的重要回忆。这就是绘本的美好,让孩子从小在阅读中找到成长的力量与养分,也让绘本中传递的价值观与温暖代代延续。作者路德维格?贝梅尔曼斯1898年出生于现在的奥地利,生长在法文与德文的环境中,少年时候在德国的求学过程并不顺利,于是在奥地利的旅馆工作一段时间之后,他只身一人到美国纽约去打拼,更于1917年从军,1918年成为美国公民。路德维格?贝梅尔曼斯年轻在旅馆打工时,就喜欢观察周边形形色色的人,并在餐纸菜单上画素描。1920 年开始他的艺术创作,从插画、壁画、漫画到童书,除了玛德琳的系列绘本流传至今,现在在纽约中央公园旁的旅馆Carlyle Hotel的酒吧也有他的整面壁画,吸引许多粉丝去朝圣呢!在玛德琳的故事中,其实反映了许多他的人生经验,包含玛德琳在医院中看到天花板上的兔子样裂痕,其实源自于他自身的住院经验。至于玛德琳这个名字则源自于他太太的名字Madeleine,而小女孩的原型则来自于他的女儿芭芭拉。路德维格?贝梅尔曼斯在1954年得到*高荣誉凯迪克插画奖。他总共出版了六本这个可爱的小女孩的绘本,将故事延伸到各种有趣的主题,例如《Madeline and the Bad Hat(玛德琳与小捣蛋)》中提及玛德琳与邻居西班牙大使的小捣蛋儿子,也就是“Bad Hat”佩皮托的友情。在《Madeline’s Rescue(营救玛德琳)》中讲到了宠物的议题,描述将掉落到河中的玛德琳营救起来的小狗珍妮芙如何来到了学校,而十二个小女孩如何极力争取照顾它。在《Madeline and the Gypsies(玛德琳和吉普赛人)》中玛德琳与佩皮托随着吉普赛人的马戏团流落各地,探险般的过程有趣又惊险,*后又化险为夷与大家团圆。甚至在《Madeline in London(玛德琳在伦敦)》中,这12个小女生和老师柯莱薇小姐离开了法国到伦敦去找佩皮托,游遍伦敦的风景名胜,让此书成了许多介绍伦敦的绘本。而《Madeline’s Christmas(玛德琳的圣诞节)》则描述了热心又温暖的玛德琳如何细心地照顾所有生病的人,然后好心有好报地得到魔术师的帮助,在圣诞节让所有小女孩能够和自己的家人团聚。所有玛德琳系列的绘本都在传达着满满的爱与正能量,欺负动物的调皮的佩皮托变成了有礼貌的小男孩,将玛德琳与佩皮托“绑架”的吉普赛嬷嬷其实是舍不得两人离开马戏团,故事中的角色遇到挫折总是有解决之道,而玛德琳总是乐观不害怕地面对一切。作者从不在绘本中藉由老师柯莱薇小姐的口来说教,但是小读者们总是自有判断。重要的是在故事的*后,充满爱心的老师柯莱薇小姐总是会出现在孩子们的身边,点着十二位小女孩排好队,看着她们安静上床,安稳睡觉。记得我女儿小时候总在听玛德琳的时候,随着故事展开感到开心、惊讶、紧张、担心,但是到*后总是能心满意足地随着“happy ending(快乐结局)”沉静入睡,我常常说:“还有什么系列绘本比‘玛德琳’更适合当作孩子的睡前故事呢?”而身为英文老师,玛德琳的文字我想是这个故事让人朗朗上口的原因。正如故事的一开场:“In an old house in ParisThat was covered in vinesLived twelve little girlsIn two straight lines...”句尾“vines”与“lines”间的押韵朗读起来犹如音乐般,富有旋律与节奏,而文中经常出现的押韵与对应的句型让读者读起来饶有趣味。有时随着我的朗读“They left the house at half past nine, in two straight lines, in rain or shine. The smallest one was Madeline.”孩子们会听出短短一段文字中,有相同韵脚的“nine”“line”“shine”“Madeline”,并在熟悉故事后,在进行共读时,跟着朗读出这些韵脚。因此许多孩子在听过几次玛德琳故事之后,就会将这几句在每一个玛德琳故事中都会出现的开场文全段朗诵出来,并且牢牢记住,直到他们自己成为父母,再读给自己的孩子听。爸妈也可以从玛德琳的绘本故事中学到一些英语的词组,例如在《Madeline and the Bad Hat》中,佩皮托说:“I’m turning over a new leaf”(我会改过自新),而玛德琳回复:“We all will keep our eyes on you!”(我们会盯着你的!)这也是我为什么鼓励爸爸妈妈们在读“玛德琳”系列绘本给孩子们听时,一起和孩子共读共学,一起享受英语文字之美。“玛德琳”系列绘本也是我“跨文化绘本”的*佳素材,不但是故事深受孩子们欢迎,也让孩子通过阅读认识世界。我从小体验过许多国家的教育与文化,对于语言与“跨文化”有着深刻的体会,也在教书几年后,投入跨文化教育的研究,因此日后设计幼儿园的主题教学课程时,我也尝试将跨文化的课程融入到主题教育过程中,希望让孩子能够从自身的文化开始,进而去认识世界的多元文化。在我进行跨文化教学的时候,绘本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通过大量的童书绘本,不但能引领孩子们进入儿童文学的世界,也能藉由绘本认识世界各国的文化,“玛德琳”系列绘本就是*好的例子。路德维格?贝梅尔曼斯通过《玛德琳》与《玛德琳与吉普赛人》两本书带领着读者认识了巴黎的名胜古迹,从协和广场、艾菲尔铁塔到枫丹白露的城堡,在书的*后都列举了这些著名景点的名称。在《玛德琳在伦敦》中,则带着读者畅游伦敦,从伦敦桥到白金汉宫,看到了伦敦的各种交通工具,有马匹、汽车、轮船、双层巴士、皇家马车,一路还看到皇家卫兵、英国警察与花匠。记得小时候妈妈念故事给我听的时候,我的眼睛一直不断地搜寻各个角落的图像,除了聆听文字的韵律,丰富的插图也让我好忙碌!事实上“玛德琳”的系列绘本中所出现的吉普赛人、马戏团、学校、大使馆等生活方式都是可以和孩子细细品味与讨论的呢!路德维格?贝梅尔曼斯于1962 年过世,但是玛德琳的故事现今仍延续着,因为路德维格?贝梅尔曼斯的孙子路德维格?贝梅尔曼斯?马西亚诺从祖父遗留下的手稿中,发现祖父原本和肯尼迪总统夫人讨论“Madeline Meets Caroline”(让玛德琳遇见卡罗琳),也就是总统的小女儿卡罗琳和玛德琳的故事。同样身为插画家的孙子于是接下祖父的故事完成了《Madeline in America》,并持续地创作了《Madeline and the Cats of Rome》等书,让玛德琳和女孩们跟着老师柯莱薇小姐到罗马旅行,而罗马各处的名胜从竞技场、西班牙台阶、西斯汀教堂、万神殿等都出现在书中。如今,大小读者因此可以期待玛德琳继续带着我们环游世界啦!在本《玛德琳》书中的结尾,作者的*后一句是“that’s all there is—there isn’t anymore.”(故事到这里就结束啦——后面再也没有啦),我想路德维格?贝梅尔曼斯一定没有想到,这个他创作出来的红发小女孩玛德琳,如今成为一位童书界永垂不朽的经典人物,让人欲罢不能。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9分

  • 人物塑造:5分

  • 主题深度:8分

  • 文字风格:7分

  • 语言运用:8分

  • 文笔流畅:6分

  • 思想传递:8分

  • 知识深度:3分

  • 知识广度:4分

  • 实用性:8分

  • 章节划分:5分

  • 结构布局:4分

  • 新颖与独特:3分

  • 情感共鸣:8分

  • 引人入胜:3分

  • 现实相关:4分

  • 沉浸感:9分

  • 事实准确性:5分

  • 文化贡献:4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5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7分

  • 网站更新速度:3分

  • 使用便利性:7分

  • 书籍清晰度:8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8分

  • 是否包含广告:8分

  • 加载速度:6分

  • 安全性:9分

  • 稳定性:9分

  • 搜索功能:6分

  • 下载便捷性:8分


下载点评

  • 好评(306+)
  • 内容齐全(107+)
  • 差评少(494+)
  • 下载速度快(437+)
  • 书籍完整(344+)
  • 无广告(199+)
  • 购买多(107+)
  • 下载快(505+)

下载评价

  • 网友 沈***松: ( 2025-01-09 15:27:30 )

    挺好的,不错

  • 网友 通***蕊: ( 2025-01-11 08:40:44 )

    五颗星、五颗星,大赞还觉得不错!~~

  • 网友 石***烟: ( 2024-12-25 16:04:00 )

    还可以吧,毕竟也是要成本的,付费应该的,更何况下载速度还挺快的

  • 网友 习***蓉: ( 2024-12-22 10:28:41 )

    品相完美

  • 网友 隗***杉: ( 2024-12-29 18:34:39 )

    挺好的,还好看!支持!快下载吧!

  • 网友 居***南: ( 2025-01-17 02:00:21 )

    请问,能在线转换格式吗?

  • 网友 龚***湄: ( 2024-12-29 21:17:24 )

    差评,居然要收费!!!

  • 网友 孙***夏: ( 2025-01-11 03:04:08 )

    中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 网友 养***秋: ( 2025-01-18 21:08:30 )

    我是新来的考古学家

  • 网友 冯***丽: ( 2025-01-01 04:21:12 )

    卡的不行啊

  • 网友 家***丝: ( 2024-12-23 20:04:24 )

    好6666666

  • 网友 林***艳: ( 2024-12-30 15:29:14 )

    很好,能找到很多平常找不到的书。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