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的改变 李松蔚著 百分之五的改变 用微小的行动突破困境 44个心理干预案例 用行动终结内耗 激发更大的改变 心理学入门基础书籍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5%的改变 李松蔚著 百分之五的改变 用微小的行动突破困境 44个心理干预案例 用行动终结内耗 激发更大的改变 心理学入门基础书籍精美图片

5%的改变 李松蔚著 百分之五的改变 用微小的行动突破困境 44个心理干预案例 用行动终结内耗 激发更大的改变 心理学入门基础书籍电子书下载地址

》5%的改变 李松蔚著 百分之五的改变 用微小的行动突破困境 44个心理干预案例 用行动终结内耗 激发更大的改变 心理学入门基础书籍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5%的改变 李松蔚著 百分之五的改变 用微小的行动突破困境 44个心理干预案例 用行动终结内耗 激发更大的改变 心理学入门基础书籍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41163777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2-06
  • 页数:280
  • 价格:23.9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平装-胶订
  • 开本:32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20 01:02:27

寄语:

新华书店正版,关注店铺成为会员可享店铺专属优惠,团购客户请咨询在线客服!


内容简介:

“你只想要100%的改变,所以你才被困住了;现在我们要做的,是先试试把5%做好。用一个极其微小而不同寻常的行动,去打破惯性和困局。”

这是心理学家李松蔚最近两年来,通过网络进行心理干预的精彩案例合辑。书中共收录44个案例,囊括了自我、家庭、工作、情感、人际五大领域的真实困惑。对于读者提出的每个问题,李松蔚都给出了温暖而巧妙的回答——与其说是回答,不如说是进一步的提问,激发提问者进一步去探索。他会要求提问者在未来一周内,尝试一个没有试过的行动,尝试5%的新可能,然后把结果反馈给他。而这些真实的反馈让我们看到:新的行动带来了新的经验,而当新的经验打破惯性的时候,改变就一步一步地发生了。


书籍目录:

引言

CHAPTER1 自我

1.为什么我总是搞砸自己的人生?

2.明知有危险,却无法节制

3.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4.先给失败找好理由

5.一直在失去,一直不甘心

6.停不下担心,怎么办?

7.自律为什么这么难?

8.实际的困惑

9.焦虑成了我的舒适圈

改变的工具箱

CHAPTER2 原生家庭

1.血缘与边界

2.为了告别的停留

……


作者介绍:

李松蔚,1985年出生,心理咨询师。北京大学心理学系临床心理学方向博士生毕业,曾在清华大学心理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并在清华大学心理发展指导中心担任讲师。通过个人公号等自媒体平台长期写作,传播心理健康和系统式心理干预理念,是国内人气优选的心理学者之一。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这些实验始于一个非常私人的动机:我回答问题,想获得反馈。

对大多数读者而言,问答并不是一种陌生的体裁。这是从报纸杂志时代就开始流行的形式:读者写出自己的人生困惑,请教某一位专家的意见。其他读者围观这样的问答往来时,获得某种心悦诚服的共鸣:“人生的道理还真是这么回事,跟我想的差不多!”我本人也写过不少这样的回答,博得过一些赞美。但有一个疑问在我心中始终萦绕不去:

提问者本人真的会尝试这些建议吗?会管用吗?

在心理咨询界,有一条近乎行业共识的准则,那就是不要在咨询中提供建议。这不是故弄玄虚,明知道答案却非要卖关子,而是我们相信,来访者遇到的困境绝非听别人几句话就能解决(或者说,几句话就能解决的问题也不至于特意在这里求助)。每个咨询师都了解成功的干预有多难,某种意义上像在打擂台,对抗一个名叫“惯性”的对手。它强大、狡猾、专注,有不屈不挠的斗志与自我修复的技能。哪怕是有益的变化,也会激发它强烈的阻抗,我称之为“排异反应”。生活中一切带来变化的、不熟悉的元素,它都会向外推,不惜调用整个心理系统,编出合情合理的理由。往好了说这是一种免疫机制,用来规避可能的风险;但它本身也会成为另一种风险,让那些对人有益的改变难以保留下来。

话又说回来:这些建议真是有益的吗?这件事也值得怀疑。凭什么认定来访者按照我们的建议做就是好的?它是心理咨询师的主观认识和个人偏好:我们认为什么是重要的,习惯用哪些办法解决困难。这偏好适用于咨询师,却未必适合其他人。

“当然,如果实在有不吐不快的建议,你就提,”我常常提醒那些跃跃欲试的咨询师,“但来访者听不听是另外一回事”。

老实说,我几乎认定不会听。惯性自有它的脾气。对外界灌输进来的信息,它会自动加以甄别:有些听过就忘,有些按自己的方式强加注解,有些感觉上有道理却做不到。终留下的,往往就是符合来访者自身经验的——换句话说就是维持不变的。

话虽如此,正如你们所见,这就是一本提建议的书。

除了虚荣心和个性中对于挑战的偏爱,也有我在这些年从事咨询工作的心得。我致力于发展短程的心理咨询,希望通过几次会谈就引发一些变化。这当然不是说我比那些从事长程心理咨询(有些疗程要以年为单位)的同行更能干,只是路径不同。我不认为我真的有能力帮人解决问题,但我相信当事人自己可以。有用的办法往往是靠自己找到的,只是很多人并没有真的在找——即使身陷痛苦,他们也总是在徒劳无功的老路上打转。

关键是走一条新的、不曾走过的探索之路。

这就是我要做的尝试:绕过惯性的阻力,请当事人尝试从没有做过的事情,获得不一样的经验。你会在这本书里看到,我给每个提问的人都写了一段几百字的回答。但与其说是回答,倒不如说是进一步的提问,邀请提问者进一步探索。我要他们动起来。无论如何我会请他们在这个星期做点事。这是一条朴素的真理:你想改变吗?做点什么吧!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变化,也一定要从“做”点什么开始。行动者只能是当事人本人,谁都替代不了。你不能只是观看一位健身博主的视频就改善你的体形,或是阅读一份菜谱就知道食物的滋味。你想要答案,就得自己找。

很多人都喜欢通过“思考”寻找答案,更安全,更无痛,并且显得更深刻和触及灵魂。但要我来说,还是“做”点什么更管用。行动会直接带来新的经验。我不太看重读者对我在观点上的共鸣,像是“每句话都醍醐灌顶”或者“真相了”。这些说法是在表达:“你说出了我一直同意的道理,很棒,但我没有什么行动。”比起这个,我更想听到的是:“我也不清楚你说得对不对,所以我试了试。”试一试,无论结果如何,至少有个结果。

我猜你已经发现了,我是坚定的行动派。这本书也是一本“行动之书”。所有的答案都藏在新的行动里。行动即使不能直接解决问题,甚至可能——偶尔会有这种情况——让问题变得更糟,它仍然有不可替代的意义,新的行动启动了探索新经验的过程。

但这又带来一个问题,每个人都心知肚明:行动很难。

不是因为懒。很多人并不真的“懒”,他们宁肯为了维持一个不舒服的惯性,每天付出十倍、百倍的努力,但他们害怕“新奇”。这跟神经系统的加工偏好有关。我们把那些熟悉的刺激看成安全的(哪怕实际上在伤害自己),一遍遍甘之如饴,而新的经验无论好坏,都让人如临大敌。讽刺的是,被往日习惯困扰的人,反而更排斥新的尝试,因为新的尝试意味着更多不确定和风险。相比之下,他们更愿意通过书本或听课学到一个答案——听完说一句“算了,我肯定做不到”,或“我试过类似的方法,没什么用”。有时我也会收到这种特殊的“反馈”:我给出行动的建议,对方却再也没有回音。我认为这是在用一种无声的方式告诉我:“你的建议对我太刺激了,我顶多想一想,肯定做不到!”

所以,他们要尝试的行动既要是新的,又不能太难受,这就是所谓“扰动”:恰到好处的



原文赏析:

我偶尔也向往这种把自己掩蔽起来的生活,想想都觉得安心。同时我也知道,那也并非是全然的快乐。即便像我这样喜欢独处的人,假如一直与世隔绝,日子长了也难免怀疑:“我该不会有什么问题吧?”

但是,请不要先把它当成问题,那只是一种生活选择。对有些人而言,人际关系就是无限压力,那么凭什么不能选择远离人群的生活?纵然有它的坏处,但世上又有哪一种生活可以完全无痛?在外面有外面的不适,在家里有家里的孤独。


大多数痛苦都可以概括成两句话:

“我不希望自己这样,但确实我就是这样的。”

“我希望像别人一样,但我又做不到那样。”

用学术一点的语言,就是理想自我和真实自我之间有差距。解决方案说来简单,就是“接纳”,接受自己真实的样子。就像打牌,先承认手里的牌就是这些,然后再谋划怎么打好。

道理简单,做起来一点都不简单。

需要时间,没有速成法。消化了“我不该如此”的错位感,才能看清楚真正的自己是什么样(满意也罢,不满也罢)。这还没完,从看清自己到欣赏自己,从欣赏自己到用好自己,从用好自己再到自我实现,每一段都是长期功课。在自我认识、自我成就这件事上,我们有一生的路要走。


自律是现代人的一种基本美德。但自律本身并不是目标,只是用来实现目标的手段。目标只能是一件具体的事,比如工作,就应该追求工作的完成度。这个过程中伴随着一丝不苟的节奏,就可以被称为“自律”。自律很好,但如果没有确定的目标,单单追求自律的状态,那就是买了一个名叫“自律”的盒子,却丢掉里面的珍珠。也就是我在反馈中说的,一个“自律的符号”。


时间很神奇,没有一种状态是永恒的,不是你变,就是她变。过去一直是你主动改变,迁就她,这次你把她当成一个会变的人,等等看?不要预设她不联络就是生气,万一她是在适应一个人生活呢?下次联系她的时候,你先用正常的语气招呼她:“新年好!我们给你做了爱吃的东西。”

她怎么接,都把她假定为有能力的、成长的人。如果她不是,别失望,给她一点时间,下次继续。你不需要再改变。我认为你已经做到了能做到的最好:在保持距离的前提下,有一点适度的关切。既不绝情,但也不要无端成为出气筒和替罪羊。保持你的稳定,剩下的,她会学着适应。


“原生家庭”,差不多被当成了“童年阴影”的同义词。 这是流行于当代的一种伤痕叙事。人们在孩提时代遭逼的不幸,天灾人祸也好,父母失职也好,或者是观念的偏狭、风俗的落后,都在成长关健时期留下了痛苦的烙印,其影响被头为会持续到成年之后。 “我还能走出原生家庭的阴影吗?”很多来信都在问。 要走出原生家庭,先要理解原生家庭会以怎样的方式影响到成年之后。这一章的问答提供了不同的个体样本:有的需要在物理上跟父母拉开距高,有的需要改变从小培养的思维和习惯,创造出不同于以往的生活体验。但还有一些影响是观念层面的,有人已经离开原生家庭很多年,遇到问题时,第一反应仍然是“都怪我小时候”。原生家庭的叙事本身就是一种影响的媒介。它把当下的经历和历史建立了联系:自已己被描述成受制于过去的、无从反抗的“受害者”,一朝不幸,永远不幸。这成了一个悖论:过去那些事如果不是被反复提起,本不具有那么大的影响力。 因此,为了走出原生家庭,却把目光再次投向原生家庭,要格外地小心。它可能是为了告别的纪念,也可能是南辕北辙。


这是很重要的自我发现。我们现动辄讲“自律”,似平自律是现代人的一种基本美德。但自律本身并不是目标,只是用来实现目标的手段。目标只能是一件具体的事,比如工作,就应该追求工作的完成度。这个过程中伴随着一丝不荷的节奏,就可以被称为“自律”。自律很好,但如果没有确定的目标,单单追求自律的状态,那就是买了一个名叫“自律”的盒子,却丢掉里面的珍珠。也就是我在反馈中说的,一个“自律的符号”。

符号当然有符号的价值,它让人振作,自我感觉更好。那就用一分钟和一小块区域的清洁作为象征,不也够了吗?有人觉得这有点幼稚,像在自欺欺人,这样想的话,一整天和一整个房间的自律又何尝不是呢?

最后说一句,一分钟和一小块区域的自律其实也没想的那么容易。自律这个词本身就有点拧巴。它强调的是一种自我克制,自我违抗一明明不想做一件事,却要自己必须做,这才叫作自律。而且不是做一次两次,要重复,日复一日,从这份坚持中获得某种意义一可是为什么要如此辛苦?如果找一件自己更喜欢的事,高高兴兴地做下来,不是更简单吗?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这里有真实的人生烦恼,更有你从未想过的行动建议。如果你总是感叹“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如果你总是“想得太多,却无法行动”,那么这本书会让你明白:你需要的不是大道理,而是让自己动起来!

本书中的案例谈论的是很多人在真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比如拖延症、夫妻关系、亲子关系等,读起来格外亲切。李松蔚给予每个问题的反馈尽管只有两三百字,却充满了共情与接纳,并且常常脑洞大开、颠覆常识。有的建议甚至看起来荒唐可笑,却是一个严肃的思维实验,一种对常识的挑衅。正是这种挑衅,为提问者拓展了改变的空间。

书中的干预看上去轻巧简单,背后却蕴藏着心理治疗的专业理论和技术。在书中,李松蔚也会首次公开解读这些干预背后的秘密,让大众读者明白“为什么这样做会有用”,让专业人士读来感觉干货满满、富有收获。


媒体评论

读者反馈:

“李老师的回答都好酷,总能找到一些新奇的角度,给出不一样的解释。”

“李老师的回复非常温柔,又十分有力量。看完干预,自己也哭得稀里哗啦。我也想试试用这样的方法来行动、实验。”

专家评论:

微小的改变,一个点的激发就会带来连锁效应,激活整体的状态。不仅有趣,而且很高妙。同时在这个干预里面又有极大的接纳和尊重。

——清华大学学生心理发展指导中心副教授 刘丹


书籍介绍

“你只想要100%的改变,所以你才被困住了;现在我们要做的,是先试试把5%做好。用一个极其微小而不同寻常的行动,去打破惯性和困局。”

这是心理学家李松蔚最近两年来,通过网络进行心理干预的精彩案例合辑。书中共收录44个案例,囊括了自我、家庭、工作、情感、人际五大领域的真实困惑。对于读者提出的每个问题,李松蔚都给出了温暖而巧妙的回答——与其说是回答,不如说是进一步的提问,激发提问者进一步去探索。他会要求提问者在未来一周内,尝试一个没有试过的行动,尝试5%的新可能,然后把结果反馈给他。而这些真实的反馈让我们看到:新的行动带来了新的经验,而当新的经验打破惯性的时候,改变就一步一步地发生了。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9分

  • 人物塑造:8分

  • 主题深度:7分

  • 文字风格:3分

  • 语言运用:5分

  • 文笔流畅:5分

  • 思想传递:9分

  • 知识深度:9分

  • 知识广度:9分

  • 实用性:3分

  • 章节划分:9分

  • 结构布局:5分

  • 新颖与独特:7分

  • 情感共鸣:9分

  • 引人入胜:6分

  • 现实相关:3分

  • 沉浸感:3分

  • 事实准确性:8分

  • 文化贡献:5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5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8分

  • 网站更新速度:6分

  • 使用便利性:7分

  • 书籍清晰度:8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3分

  • 是否包含广告:7分

  • 加载速度:3分

  • 安全性:8分

  • 稳定性:6分

  • 搜索功能:4分

  • 下载便捷性:4分


下载点评

  • 一星好评(220+)
  • 排版满分(415+)
  • epub(273+)
  • pdf(392+)
  • 小说多(112+)
  • 无漏页(640+)
  • 三星好评(341+)
  • 种类多(250+)
  • 四星好评(108+)
  • 简单(419+)
  • 章节完整(222+)

下载评价

  • 网友 菱***兰: ( 2025-01-19 19:03:52 )

    特好。有好多书

  • 网友 仰***兰: ( 2025-01-11 00:18:37 )

    喜欢!很棒!!超级推荐!

  • 网友 车***波: ( 2024-12-24 05:01:13 )

    很好,下载出来的内容没有乱码。

  • 网友 潘***丽: ( 2024-12-21 16:25:54 )

    这里能在线转化,直接选择一款就可以了,用他这个转很方便的

  • 网友 焦***山: ( 2025-01-02 07:26:33 )

    不错。。。。。

  • 网友 师***怀: ( 2024-12-30 12:35:41 )

    好是好,要是能免费下就好了

  • 网友 冉***兮: ( 2025-01-02 14:26:52 )

    如果满分一百分,我愿意给你99分,剩下一分怕你骄傲

  • 网友 田***珊: ( 2025-01-07 15:54:30 )

    可以就是有些书搜不到

  • 网友 国***芳: ( 2024-12-23 12:44:52 )

    五星好评

  • 网友 曾***文: ( 2024-12-31 17:19:30 )

    五星好评哦

  • 网友 师***怡: ( 2025-01-16 02:29:24 )

    说的好不如用的好,真心很好。越来越完美

  • 网友 益***琴: ( 2024-12-27 03:29:55 )

    好书都要花钱,如果要学习,建议买实体书;如果只是娱乐,看看这个网站,对你来说,是很好的选择。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