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乐园 -情感纽带的建立与破裂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20 00:47:41

情感纽带的建立与破裂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情感纽带的建立与破裂精美图片
》情感纽带的建立与破裂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情感纽带的建立与破裂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19233860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10
  • 页数:216
  • 价格:48.00
  • 纸张:纯质纸
  • 装帧:平装-胶订
  • 开本:16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20 00:47:41

寄语:

“世图心理”:“依恋理论之父”鲍尔比致曾经心碎的你,心理学家施琪嘉、易春丽联合作序推荐!


内容简介:

《情感纽带的建立与破裂》是“依恋理论之父”鲍尔比就个体之间,特别是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情感纽带如何建立、维系、破裂、重建所写的一部小书,全书通过7个章节,从心理学的角度回答了如何理解以及进入孩子的情感世界,是什么引发了孩子的分离焦虑,分离事件如何让父母变成了孩子情感上的死人,丧失事件对孩子人格发展的影响等诸多我们在自我成长和养育孩子中可能遇到的现实问题。此外,鲍尔比还对自己的依恋理论及安全基地概念进行了阐述,并指出了将依恋理论应用于精神分析实践中的可能性。


书籍目录:

章 精神分析与儿童养育 /001

第二章 研究儿童发展的动物行为学方法 /027

第三章 儿童期哀悼及其精神病学意义 /049

第四章 情感纽带的破裂对行为的影响 /073

第五章 家庭中的分离与丧失 /089

第六章 自我依赖及其促进条件 /115

第七章  情感纽带的建立与破裂 /139

参考文献 /173


作者介绍:

约翰·鲍尔比(1907.2.26—1990.9.2),依恋理论之父,二等勋爵,英国心理学家,精神病学家,精神分析学家,因对儿童发展的兴趣和就依恋理论作出的开创性工作而闻名于世。在一项于2002年发表在《普通心理学评论》上的调查报告中,鲍尔比在“20世纪伟大的100位心理学家”中排第49位。此外,在一项由美国国家健康研究所组织的调查中,约翰·鲍尔比被公认为三大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之一。2005年,为纪念约翰·鲍尔比,一名登山爱好者将吉尔吉斯斯坦境内的一座无名山峰命名为“约翰·鲍尔比山”。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我们是否应该要求父母永远去爱,去宽容,去和蔼地控制儿童?

我们是否应该要求父母永远去爱,去宽容,去和蔼地控制儿童?我的答案是否定的。作为父母,我不希望如此。父母也会有愤怒和嫉妒的情绪,不管我们喜欢与否,这些情绪总会在一些情况下出现。我认为,

如果情感和关系在平时是和谐的,那么偶尔的情绪爆发或拳脚相向是不会有什么伤害的。这会缓解我们自己的情绪,也能向孩子表明我们也会产生同样的情绪。

情绪的这种自由表达——如果表达过度,之后我们可能会带有歉意——与带着正误假设的惩罚截然不同。萧伯纳有一句经典格言:永远不要伤害儿童,除非带着善意。

那些没做父母的人应牢记这点,即

照料别人的孩子比照料自己的孩子要简单得多

。由于儿童与父母之间的情感纽带,儿童跟父母比跟别人在一起的时候表现得更加幼稚。我们经常会听到满怀善意的人这样评论:儿童与母亲在一起时表现出的那些幼稚而不好的行为应该归因于母亲对儿童的愚蠢教养方式——通常是母亲太溺爱孩子了——因为儿童与其他人相处时表现得很好。这种批判通常是有问题的,它更多地表现出批判者对儿童的忽视而非父母的无能。父亲或母亲的在场不可避免地唤起了那些不能被其他人唤起的原初而混乱的情感。即使在鸟类中,这也是事实。

当已经有能力觅食的小鸟看到父母时,它们会立刻表现得像幼鸟一样向父母乞食。

父母,特别是母亲,经常会遭到恶意中伤。我害怕遭到中伤,特别是专业工作者的中伤。即便如此,我们装出一副不会犯错的样子其实是很愚蠢的。有些错误是由于忽视造成的,但更可能是由于我们在童年时期产生的无意识情绪问题。虽然我们在儿童临床辅导工作中发现,儿童的问题会随着父母对诸如母爱剥夺、早产和过度惩罚等情况的忽视而增加,但是

儿童频繁出现的问题似乎同父母自身仅仅部分知晓以及无法控制的情绪问题有关。

有时候,父母拜读了所有关于儿童养育的书籍,参加了心理学家的所有演讲,以期发现管理孩子的方法,但仍不尽如人意。实际上,有着“心理学头脑”的父母在养育儿童方面的失败已经使一些愤世嫉俗的人开始谴责这些心理学思想了。我认为这是错误的。然而,我们必须意识到这些思想不仅授人以鱼,更是授人以渔。

一个充满焦虑和矛盾情绪的母亲采取的随心所欲的养育方式可能比一个轻松而愉悦的母亲采取的有规律的养育方式导致的问题更多。

如厕训练的新方法较之旧方法导致的问题也更多。这并不是说新方法不好,而是说它只是关键部分之一,并且从婴儿期开始,人类对身边人的情绪就比对其他人的情绪更加敏感。

这其中并没什么神秘的东西。我们也不需要求助于第六感。年幼的儿童比成人对声调、手势、面部表情的意义更为敏感,并且从一开始,婴儿就对自己被照料的方式非常敏感。?我正在治疗的一位焦虑的母亲告诉我,她发现自己18个月大的儿子(她总抱怨他哭闹得太厉害,太黏人)会根据她离开房间的不同方式而做出全然不同的反应。当她突然起身冲出去关掉燃气时,孩子就会哭闹,并要求她回来。当她安静地离开时,孩子则很难注意到她的离开。除了认知上的理解(我并不鄙视这种理解)之外,父母对孩子反应的敏感性和她适应孩子需求的能力使得对儿童的娴熟照料成为可能。

这没什么新奇的。我们常常听教师和其他人提及儿童因父母(通常是母亲)的态度而遭罪。我们得知:母亲对儿童太过焦虑或冷落,太过占有或排斥。然而,批评者们通常未能把这些负性态度的潜意识起源考虑在内。因此,有过失的父母要遭受一系列的劝告或批评,这些劝告和批评对他们来说与其他方式一样,都没有什么帮助和效果。

精神分析的方法在此极好地阐明了父母问题的来源,并且提供了一种可以帮到他们的合理方法。当你获知

父母遇到的许多困难都是因为他们没有调节自身矛盾情绪的能力

时,也无须感到惊讶。

在我们成为孩子父母的时候,强烈的情感会被唤起,这种情感同我们与自己的父母或恋人之间的情感一样强烈。

特别是母亲会产生完全占有、全心付出的欲望以及对其他人丧失兴趣。但遗憾的是,与这些曼妙而充满爱意的情感一同出现的通常是一种怨恨或憎恨的混合情感。

母亲或父亲对孩子的情感掺杂着敌意,这个事实似乎太奇怪,又太恐怖,令你们中的一些人无法相信。但这对父母和孩子来说就是现实,残酷的现实。

那么,它的根源在哪里呢?

尽管我们仍然很难解释这种敌意,但很显然,

我们身为父母而被唤起的情感与我们作为孩子时被我们的父母和同胞所唤起的情感是极为相似的

。经历过剥夺的父母如果没有丧失感受情感的能力,那么他或她会体验到一种获得孩子的爱的强烈需求,并且会尽全力确保自己得到这份爱。

一个嫉妒年幼同胞的父母会对家庭中新诞生的“小陌生人”产生不合理的敌意,这种敌意在父亲身上尤为常见

。一些父母会因为自己对母亲的爱中掺杂了许多对母亲严苛教育方式的反抗情绪,而对婴儿的苛求产生怨恨和憎恨。

我认为问题不在于原始情绪的再现——每位父母都可能会产生这些情绪——而在于父母没有能力去接纳和调节这些情绪。

那些在童年体验到对父母或同胞的强烈矛盾情绪的人和那些在无意识中采取原始而危险的解决冲突的方式——压抑、置换、投射等——的人,是没有准备好在他们成为父母的时候面对新冲突的。

他们并没有认清自己对孩子的情感的本质,并据此调节他们的行为,而是被莫名的力量所驱使,使得自己无法成为富有爱意和耐心的父母。他们的困难在于:在没有更好的方法可用时,会无意识地使用童年早期所使用的原始而危险的方法去应对矛盾情绪的再现。因此,总是担心自己的孩子会死去的母亲意识不到她自身有想要杀死孩子的冲动,会采取自己在童年时期所采取的解决方法,以应对事故、疾病、邻里矛盾等相关问题。

当父亲怨恨孩子独占了自己的妻子,并且坚信妻子的关注对孩子是有害的时候,他不会意识到自己正在被童年时期弟弟妹妹出生之时所体验到的那种相同的嫉妒之情推动着。

这对于被迫占有孩子的爱的母亲来说同样是真实的。她通过自我牺牲来确保给予孩子的是无条件的爱,而不是别的什么情感。

那些乍看之下充满爱心的母亲,必然会因为她们需要孩子的爱而对孩子心生怨恨,同样会因为自己想要成为一个好到除了感激之情外没有其他情感的母亲而对孩子产生强烈的内疚。

在母亲采取这种行为模式的时候,她当然不会意识到自己值得拥有小时候从未得到的爱。我想再次强调的是,父母并不是被那些给儿童带来麻烦的养育方式所驱动。会造成麻烦的是父母对自身动机的忽视,以及在不知不觉中用压抑、合理化和投射来处理冲突的习惯。

对于一段关系来说,可能没有什么比一个人将自己的过错归咎于别人,让别人做自己的替罪羊更具破坏力。

不幸的是,婴儿和幼儿却扮演了完美的替罪羊,因为他们过于赤裸地展现了肉体所承袭的所有罪孽:他们不仅自私、嫉羡、色情、肮脏,而且还脾气火爆、倔强、贪婪。一位承载着这些情感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父母会毫无缘由地对孩子的这些表现变得无法忍受。他通过对恶习进行根除的徒劳尝试来折磨孩子。我记得有位终身受自慰困扰的父亲,每当发现自己的儿子把手放在自己的阴茎上时,他便会将儿子放在水龙头下冲冷水,以此来阻止他自慰。父母的此类行为会增强孩子的内疚感以及对权威的惧怕与憎恨。那些危害性的导致儿童发生重大问题的亲子关系的起源是:父母通过看到孩子眼中的尘埃来回避看到自己身上的光芒。

在儿童辅导临床中心工作的分析师,没有谁会被上述父母出现情绪问题的频率或造成、加重孩子问题的可能性所震惊。实际上,这些问题非常常见,许多临床工作的重点都是帮助父母解决他们的情绪问题,从而达到帮助儿童解决自己问题的目的。这似乎是弗洛伊德全然不知的心理疾病。在我看来,可能正因如此,分析师应对此给予适当的关注,并对未来抱有信心。我们这点有限的经验表明,在孩子出生前后的关键岁月中,对父母给予技巧性的帮助也许会在很大程度上协助他们与婴儿建立几乎所有婴儿都渴求的充满爱的和理解性的亲子关系。我们知道,远在儿童还未记事的童年早期,他就进入了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期。在婴儿出生后的头几个月和几年间,父母似乎也以同样的方式进入了发展的关键期。在早期的亲子关系中,父母的情感与其他任何时期相比较,都更易被理解。他们乐于寻求并接受专业的帮助,并且因为在此阶段,家庭关系仍是可塑的,所以这些帮助也是有效的。如果帮助相对较少,那么他们就可能会绕弯路。如果我们对此的思考是正确的话,那么家庭拥有一个新生儿则会成为一个解决恶性循环的契机。在这个恶性循环中,有心理障碍的儿童长大成为有心理障碍的父母,然后再反过来以同样的方式对待自己的孩子,以致下一代也产生了相同或相似的问题。在儿童年幼时给予其训练的好处已为人们所熟知。如今,我们主张:

父母也应该在儿童“出生”后的短时间内获得帮助!

这样的认识并没有被当代思想所吸收,即

父母犯错的一个根本原因在于他们对孩子的情感遭到来自自身童年的无意识冲突的扭曲

。这不仅困扰和警示着父母——他们中的许多人打心底里就反常地希望看到家庭中的问题——而且还让医学和非医学的专业从业者无法看到,他们所面对的多数问题都属于一个看似无形的领域,一个他们没有相关知识,没得到相关训练,却必须在这方面提供帮助的领域。很显然,事实就是如此,如果父母能接受那些触及深层次的帮助,那么就可以成为自己所追寻的那种好父母。专业人员也能更好地理解父母的无意识冲突及这种冲突在造成父母管理孩子的困扰中所扮演的角色。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结婚就是形成一个新家庭,但是在中国文化下,“小家”很难从“大家”中独立出来。很多女性保不住自己的家庭边界,被迫卷入其丈夫的原生家庭,也就是“大家”当中。我们的文化鼓励四世同堂,男人往往不离开自己的原生家庭,他们结婚是换了一个娘——新娘,他们还是被照顾的男童,而不是一个可以保护妻子的男人,所以我们在中国的神话故事中几乎看不到男人去救妻子。我们看到的是儿子救母亲的故事,比如《宝莲灯》《白蛇传》。女性期待拯救自己的是她们的儿子。这是中国女性的集体无意识。母子共生是我们的文化所鼓励的,而在精神分析中,无法分离是一种病。母子共生是有排他性的,表现为男性和母亲一起排挤自己的妻子。当女性进入男性的家族时,便进入了一种失保护状态。在无法保护自己的家庭边界的情况下,已婚女性常常会陷入深深的抑郁。她们承受的既有来自原生家庭的痛,还有来自新家庭的痛。期待这些女性在自己的孩子有需求的时候还能保持良好的心态,就有些强人所难了。这些女性在有愤怒的时候更可能指向自己的孩子,因为对她们来说,伤害孩子是最安全的。


矛盾情绪及其调节

唐纳德・温尼科特在其有关精神分析和内疚的演讲中讨论了内疚感在人类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他认为,体验内疚的能力是一个健康个体的必要特质。虽然生理性疼痛和焦虑是令人厌恶的,但在生物学上却是不可或缺的,并且是作为人类所要付出的代价。接着,他谈到,体验内疚的能力意味着容忍矛盾情绪以及承担责任。这些观点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梅兰妮・克菜茵的影响,也是英国精神分析师的主要兴趣所在。在此,我的目的是进一步讨论矛盾情绪——

一种我们所有人都拥有的、不合时宜的情绪,即对那个我们最在意的人感到愤怒,有时甚至是憎恨一一在个体的精神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然后思考那些可以促进或抑制儿童以成熟而富有建设性的方式来调节冲突的儿童养育方法。因为我相信,效果一有利的或不利的一一是我们用来评价不同儿童养育方法的价值的标准。这些方法能够让儿童调和自身的爱恨冲突,并以健康的方式去体验焦虑和内疚。


首先,为了加强我的论证,我不再局限于讨论父母去世的事情。如果把早期生活中父母丧失的其他原因也考虑在内,那么个案的数量也会极大地增加。另外,对于大多数个案来说,他们在儿童期的确没有与父母分离,但仍然有证据显示,他们经历过与其他人的分离或其他严重事件。被拒绝、失去爱(可能是因为新生儿的降临或母亲的抑郁)、父母之间比较疏远或者其他类似的情况,都可以成为孩子丧失爱和依恋对象的一般性因素。如果丧失的概念扩展到爱的丧失,这些个案就不再是例外了。

但是,我们不可能说这个扩展包含了所有精神疾病的个案。如果该假设有一定道理,那么我们还需要寻找其他的解释来弥补这假设的不足。我们无法解释的一些临床病人的病理性过程可能是其他事件导致的结果。只有当我们探索了其他可能性之后,问题才会真正得到解决。但是,因为症状、病理过程和致病经历之间很少存在简单的关系,所以这些问题和不断出现在其他医学领域的问题并无二致。


让我们思考一下青少年和成人的反常依恋行为模式。他们的题很早就已经显现出来了,并且现在依然存在。

在精神分析师看来,他们中的很多人是焦虑和缺乏安全感的, 是过分独立或不成熟的。在压力之下,他们很容易患上神经症,感到抑郁或恐惧。研究表明,他们的父母至少采用了一种病态的教方式,其中包括:

(1)长时间不对孩子渴望被照顾的需求做出回应,贬低和拒绝他。

(2)与孩子分开,包括将孩子送到医院和托儿所。

(3)威胁孩子,并将其作为一种控制他的方式。

(4)父母中的一方威胁说要抛弃家庭,作为一种管教孩子或制配偶的方式。

(5)父母中的一方威胁说要抛弃甚至杀死对方,或自杀(点比预想的更常见)。

(6)声称孩子的行为导致了父母的疾病或死亡,让孩子感到内疚。

以上几点都会导致一个儿童、青少年或成人处于害怕失去依恋对象的长期焦虑中,很容易产生依恋行为。这是一种焦虑型依恋。


纽带的破裂和精神疾病

那些罹患精神障碍的患者,不管是神经症、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还是精神病,他们建立情感纽带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都受到了损坏。尽管在某些个案中,这种损坏相比其他的改变来说是次要的,但许多时候它还是占据了主导地位。这种损坏源自儿童期在非典型的家庭环境中经历的有缺陷的成长。孩子和父母之间的情感纽带的破裂不是唯一的形式,却是最稳定的形式,我们对它的影响也了解得最多。

关于儿童期精神障碍的可能起因,儿童精神科医生认为,不是建立情感纽带能力的匮乏,就是曾经建立好的情感纽带反复破裂( Bowlby,1951; Ainsworth,1962)。有观点认为,这些因素和后期的紊乱是一种因果关系。然而学术界对此观点存在着很大的争议。


就像每个小说家和剧作家都知道的那样,情感纽带和强烈情感的主观状态倾向于同时存在。因此,人类所有最激烈的情绪都在情感纽带的建立、维持、破裂和修复的几个阶段中出现。出于这原因,有时我们也把“情感纽带”称作“情绪纽带”( emotionalbonds)。根据主观体验,纽带的建立被描述为坠入爱河,组带的维持被描述为与某人相爱,失去伴侣则被描述成哀悼某人。丧失的威胁会引发焦虑,真实的丧失则会引发悲伤,这两种情况都有可能引发愤怒。最后,稳定不变的情感纽带可以让人体验到安全感,组带的修复可以让人体验到愉快的情绪。因此,不管是人还是动物,任何个体只要涉及心理性的或者是病理性的情感问题,迟早都会面临与情感纽带有关的问题:是什么让纽带得以建立,它们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尤其是什么样的情境有助于组带的建立。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为什么华生在妻子死后将愤怒直指夏洛克?

为什么在《海上钢琴师》中,男主1900*后没有选择陆地?

为什么《海边的曼彻斯特》给男主安排了一个“I

can’t beat it”的结局?

因为华生不接受分离,1900怕再次被抛弃,李•钱德勒无法自丧失中走出去。这便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在建立后又惨遭破裂时会发生的事情,我们的心会被难以说出口的悲伤、绝望填满,撑涨,终至破碎。在《情感纽带的建立与破裂》一书中,鲍尔比对情感纽带的建立、维系、破裂、重建等进行了系统的论述,指出了分离、丧失等事件如何导致了个体人格发展的偏差以及精神疾病,并就如何改善这些事件对个体的影响提出了专业建议。


前言

作为父母,该如何把“依恋理论”变成自己的育儿经?

一位七个月大的男孩在母亲的鼓励下,在床上努力地爬向母亲所在的地方。每当他快接近母亲时,在一旁观看的父亲就会一把把他举起来,放回原来的地方。孩子没有哭,继续看着母亲,努力地爬。中途他似乎爬得有些累,一头倒在床上,歪头看着父亲,似乎是在寻求他的帮助。母亲上前去抚慰孩子,父亲再一次把孩子抱走,孩子仍然没哭。后来父亲把孩子抱起,举高,如此反复。以上所述来自一段教学录像。观看录像的学员很多都表示这个父亲把孩子当成了玩物。值得一提的是,发言的都是女学员。

约翰·鲍尔比所著的《情感纽带的建立与破裂》《安全基地》等一系列书的出版是一件大事。近在《中国新闻周刊》登出的一篇报道中,国家计生委负责人谈到,我国近几十年的GDP呈几何级数增长,而在母亲如何当母亲的教育上投资为零!这是一个好的现象,说明国家开始重视如何教育母亲养育孩子。在“做母亲”这件事上,虽然母亲没有直接经验,却不乏间接经验,比如潘光旦在20世纪40年代所写的一篇文章《新母教》(见《潘光旦文集》),就是写如何教母亲做母亲的。

我在本文开头对录像内容的描述中隐含了一个话题,那就是父亲的角色也很重要,这一点也是鲍尔比在本书中所述的话题之一。鲍尔比不认同弗洛伊德的死亡本能概念。他认为,我们不可一概用死亡本能来解释孩子表现出的消极行为。父母给孩子提供的养育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孩子的表现。母亲应该尽量陪伴在孩子身边,和孩子一起互动,而父亲不应该一味去“阉割”孩子,而应该多给予孩子鼓励和肯定。

我们可以从本文开头对录像内容的描述中看出父亲和母亲在养育孩子方面的差别,母亲倾向于接纳孩子,害怕孩子失败,而父亲倾向于鼓励孩子探险,承受挫折。我认为,重要的是父亲和母亲都要在孩子身边。

在开头那段录像观察中,我还想请大家注意一个现象,那就是父亲的“托举”。巴林特曾经把具有一定危险性、会让个体产生暂时失控感后又复归安全的活动描述为震颤活动。父亲的“托举”对于孩子来说就是一种震颤活动。当父亲把孩子高高举过头顶,母亲一般会在一旁非常担心地看着,孩子则会兴奋地尖叫,要求再来一次。这种不同的陪伴态度塑造了孩子不同的品质,让他同时拥有了女性的细腻和男性的阳刚。

鲍尔比把这种对婴儿的观察应用于治疗中,他认为治疗效果并不取决于治疗师做得多么好,而取决于治疗师和来访者共同建立的关系的质量。

一位病人曾经和我建立了一段长期的治疗关系。一次,她气冲冲地来见我,说她对女儿很失望,因为女儿没有达到她的要求,走路噼里啪啦的,说话声音也很大。我问她怎么看起来气冲冲的。她愣了一下,然后对我说,自己就是气冲冲的。沉默了一段时间后,她说她其实是对我气冲冲的。我让她接着说。她说,有些想法怕自己说了后我会把她转介给别的治疗师,于是选择不说,憋在心里,憋出了“火气”,所以转嫁到了女儿身上。

就这个话题我们谈了一个月,再回到这个话题时,她说现在自己很高兴,很轻松,就是觉得有些话可以讲,不会产生多么严重的后果,有些事可以做,天不会因此塌下来,有些人可以得罪,两个人的关系也不会因此坏到哪里去。

杰里米的评论很有意思,他说鲍尔比的长寿使他能见证玛丽·安斯沃思对他理论的巨大贡献。玛丽·安斯沃思数年前来过中国,专讲心智化,其中一个细节让我很钦佩,那就是她找出以前的录像仔细看,进而发现了紊乱型的依恋关系。这种关系的外在表现通常很细微,转瞬即逝,比如孩子捂嘴的动作或者突然跌倒的行为。其实,对于特别小的婴儿,成人在一旁静静地观察远比直接去评论和干预他或她的行为更为恰当。现实生活中,太多自以为是的父母却往往帮孩子做决定和替孩子思考。

读鲍尔比的书还能学会一种方法,那就是观察法。作为父母,在开口或采取行动前,好先观察。下面这个例子可以说明父母这样做的好处。一个孩子头撞在桌子角上咧嘴要哭,他的母亲立即扑过去,大声地问孩子撞疼没,摔着没。作为对母亲的回应,孩子开始哇哇大哭起来。试想一下,如果母亲看到孩子咧嘴时,反应不那么快,而是观察一下孩子的反应,她很可能会发现,孩子会继续他的游戏。

在对一名男婴、一名女婴为期一年的观察中,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母亲也希望加入讨论组,看看老师怎么讲,同学怎么反应。这两位母亲都是我的学生,她们自愿加入这个为期一年的网络母婴观察项目。我准许她们进入讨论组后不久,她们都自动退出,因为群里的其他母亲每次都会挑出她们做得不够好的地方,横加指责。是的,每次!

可怜天下父母心!为人父母,要承受孩子投射过来的愤怒,还要承受众人投射过来的不满(当然,众人的不满可能来自他们对自己父母的不满)。

读鲍尔比的书不仅能让我们更好地去行使父母的职能,还可以使自己不那么焦虑、内疚和自责。父母不是天生的,现学现用,活学活用,从来都不晚!

施琪嘉

武汉心理卫生研究所所长

德中心理治疗研究院主席

在中国当前的大环境下,成为母亲意味着什么?

《情感纽带的建立与破裂》和《安全基地:依恋关系的起源》是鲍尔比的两本演讲集。这种出书的方式对我还是挺有参考意义的,特别适合像我这种不喜欢专门腾出时间写书的人。我常年针对家长群体开展讲座,以后可以参考这种方式出书。

约翰·鲍尔比的《情感纽带的建立与破裂》和《安全基地:依恋关系的起源》这两本书可以被看作“依恋三部曲”的前世和今生。因为我之前曾组织翻译鲍尔比的“依恋三部曲”,所以在看这两本书时感觉特别熟悉。“依恋三部曲”是在《情感纽带的建立与破裂》的基础上重新组织、扩展而来的,而《安全基地:依恋关系的起源》则是对“依恋三部曲”的进一步说明与更新。

鲍尔比试图说服精神分析领域的人接受依恋理论,所以他在这两本书中不断提及精神分析,同时会在一些关键的地方指出精神分析的不足。他一边想表达自己整体上是接纳精神分析的,对经典精神分析是认同的,一边又想表达经典精神分析侧重的是回顾性研究,而他的依恋研究更具有前瞻性、实证性和科学性,企图在某种程度上修正精神分析。他认为自己的理论是对精神分析的发展,而不是独立于精神分析。

事实上,一个理论的推广很可能会受到一些阻碍。在精神分析领域,鲍尔比的依恋理论并没有受到欢迎。在我看来,发展心理学家比精神分析学家更快接受了依恋理论,依恋理论在发展心理学领域的影响要远高于在精神分析领域的影响。

在本书的序言中,理查德·鲍尔比写道,依恋理论的推广工作并不是很顺利。我猜想部分原因是精神分析本身有一个独特的运作系统,任何可能撼动这个系统的理论都会遇到这个系统不自觉的抵抗。当年精神分析在全行业内已成为不可撼动的基石,依恋理论这块“他山之石”若想在精神分析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势必会遇到困难。对于我们中国读者来说,这也许构不成问题,因为精神分析和依恋理论对我们来说都是舶来品,我们的思维中并没有某些定势、偏向。

我想从另一个角度来解释为什么约翰·鲍尔比的儿子会说依恋理论的推广工作并不顺利。回顾家庭治疗的发展史,我们可以发现,很多著名的家庭治疗师早都是来自精神分析领域。初,他们只能偷偷从事家庭治疗工作,因为家庭治疗并不被正统的精神分析所认可。这和在精神分析领域推广依恋理论时遇到的情况相似。经典精神分析理论并不强调分析真实的父母,而强调分析病人头脑中那个内化的父母。家庭治疗对真实父母的分析在很大程度上挑战了精神分析的理论和实践。

在促使儿童形成安全型依恋模式的过程中,母亲的作用尤为重要。这个母亲可以是生物学意义上的母亲,也可以是行使母亲职责的其他人物。这也在某种程度上提升了母亲的焦虑水平。相关研究并没有教会母亲怎样成为足够好的母亲,只会警示问题母亲对孩子的不良影响。

事实上,对于中国的女性来说,成为好母亲并不仅仅是改变自己的行为模式的问题,还需要社会给予大量支持。在一些难以理解的社会问题发生后,我们常常把帽子扣在当事人的母亲身上,认为当前的问题是家教不好种下的祸根。我认为,在目前的社会大环境下,母亲受到的伤害是系统性的。

首先是重男轻女文化。很多女孩子在早年被抚养的过程中就是一个备受伤害的对象,在关键时刻会被牺牲掉。没有被善待的女性很难真正善待自己的孩子。或许曾经好地对抗过重男轻女文化的就是独生子女政策,因为无论孩子是男是女,家庭都不得不爱这个孩子。在我看来,要改变中国重男轻女的文化任重道远。

其次是我国的法律对育儿女性的保护几乎是没有的。依恋模式的形成一般在两岁前,这个时期婴幼儿需要母亲的照顾。我认为母亲全职陪孩子对孩子的影响是好的,但是我从来不会建议女性做这样的选择,因为这种建议很可能会让女性陷入悲惨的境地。从法律角度来看,女性为家庭付出的隐性劳动——比如育儿——是没有价值的。如果离婚,孩子更可能会被判给经济能力更强的男性。事实上,男女在争夺孩子抚养权的时候更像是在进行一场经济上的竞争。因此作为全职母亲陪孩子,对很多女性来说是一场输不起的赌博。总之,我国法律在保护成为母亲的女性的权益方面存在的不足,在某种程度上也使得女性无法在儿童需要时为其提供安全的港湾。

后是中国家庭边界的缺失。结婚就是形成一个新家庭,但是在中国文化下,“小家”很难从“大家”中独立出来。很多女性保不住自己的家庭边界,被迫卷入其丈夫的原生家庭,也就是“大家”当中。我们的文化鼓励四世同堂,男人往往不离开自己的原生家庭,他们结婚是换了一个娘——新娘,他们还是被照顾的男童,而不是一个可以保护妻子的男人,所以我们在中国的神话故事中几乎看不到男人去救妻子。我们看到的是儿子救母亲的故事,比如《宝莲灯》《白蛇传》。女性期待拯救自己的是她们的儿子。这是中国女性的集体无意识。母子共生是我们的文化所鼓励的,而在精神分析中,无法分离是一种病。母子共生是有排他性的,表现为男性和母亲一起排挤自己的妻子。当女性进入男性的家族时,便进入了一种失保护状态。在无法保护自己的家庭边界的情况下,已婚女性常常会陷入深深的抑郁。她们承受的既有来自原生家庭的痛,还有来自新家庭的痛。期待这些女性在自己的孩子有需求的时候还能保持良好的心态,就有些强人所难了。这些女性在有愤怒的时候更可能指向自己的孩子,因为对她们来说,伤害孩子是安全的。

总之,在我看来,让越来越多的母亲能够成为孩子的安全基地,需要家庭、政府、社会协同努力。每一个被善待的女童更可能在未来成为一个合格的母亲。完善的法律将能够为母亲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提高全社会尊重家庭边界的意识将能够缓解母亲的焦虑和抑郁。

我想谈的另一个话题是家庭暴力。我的研究生做的研究或多或少都会涉及家庭暴力的问题。在家庭中,丈夫对妻子施暴,妻子转向孩子施暴,是很常见的情况。夫妻间的暴力和父母针对孩子的暴力,都会极大地降低孩子的安全感。

《安全基地:依恋关系的起源》的一个章节是关于家庭暴力的。鲍尔比在文中指出了哪些人更有可能施虐,他们早年的依恋关系是怎样的。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鲍尔比指出,很多施虐者在原生家庭中都是受虐者。施虐有着代际传递的特点。鲍尔比认为,要打破这种代际传递,我们需要授之以鱼,进而实现授之以渔,也就是先要让那些施虐的父母体验被悉心养育的感觉,使其内化为自己的经验,从而产生养育的能力。

网瘾问题在青少年中间很普遍。当孩子出现网瘾时,一些父母往往会把他们送到网瘾训练营,有些甚至被不慎虐待致死。尽管这些父母没有直接对孩子施虐,但他们对孩子做出了形同抛弃的行为。鲍尔比在两本书中都阐述了父母抛弃孩子或威胁抛弃孩子对孩子造成的心理创伤。那些被送到网瘾训练营的孩子,即使身体没有受到伤害,心理也会因被父母背叛和抛弃产生创伤。

我在从事儿童工作的时候,先处理的就是针对儿童的暴力。父母对孩子施暴的原因很多:觉得打了孩子才能让孩子“长记性”;对配偶有潜在的不满,通过攻击孩子来表达这种不满;对外界不会表达愤怒,于是迁怒孩子。这些行为模式都有代际传递的特点,我在咨询中会对不同情况进行不同处理。

我并不认为心理咨询可以解决一切问题。曾经有一个美国家庭治疗师对我说,他在婚姻咨询中一般会劝和,只有一种情况会劝离,那就是家庭暴力。心理咨询不是的。在施虐者的行为模式无法改变的情况下,受虐者及时止损、结束婚姻也许才是的选择。但是在缺乏有力的社会支持的情况下,受虐者断然离开施虐者,可能会促使施暴者做出疯狂的行为,比如杀死受虐者。我想建议现在未婚的女性,在婚前一定要学会识人。很多女性在婚前是能够察觉到配偶身上的一些危险迹象的,但是她们常常认为自己可以成为配偶的拯救者,结果婚后陷入不幸当中。

我想再来谈一下针对儿童的暴力。来我咨询室的施暴家长很多是愿意改变的,但是也有一些不认为施暴是一个问题的家长。当儿童处于危险之中时,相关政府部门应该及时做出强制性的干预,剥夺父母对孩子的抚养权,而不是简单教育一下父母后,把受虐儿童重新送回施虐父母的手中。儿童的利益是排在位的,他们需要父母的照顾。如果一些儿童的父母无法成为合格的父母,那么我们就应该给他们找替代性的父母。

曾经有学生问我,如果早年建立的依恋模式不好,是不是就没办法改变了?我说不是这样的。即便我们早年建立的依恋模式存在问题,后天也还会有很多更正的机会。我以前的一个来访者就说过,她大学毕业刚工作时认识的领导人很好,她觉得自己和领导建立的关系对她有一定的治愈作用。事实上,在成长过程中,老师、邻居、朋友等人对我们的善意之举都会在一定程度上疗愈我们。我强烈建议早年和父母建立的依恋关系不好的读者,在成为父母前先观察会养育孩子的人是如何和孩子相处的,内化这种健康的养育方式,以替代留存在自己潜意识中的不良养育方式。在婚恋之前,好做一下心理咨询,治疗一下早年的创伤。当然,如果不喜欢做心理咨询,也可以加入一些支持性的团体,从团体中获得支持。

后我要谈一下榜样的力量。我记得自己在十几年前给学生讲课,课后我留给学生的作业是:采访父母如何感知自己在青春期的变化。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个女生交上来的作业。她写得非常流畅和温馨,可以看出她和母亲的关系非常好。她说自己什么都可以和母亲谈,同学都非常羡慕她与母亲的关系。她的同学中肯定有一些和父母依恋关系不好的,对于这些同学来说,她便是一个很好的榜样。

我再举一个案例。一位英国的家庭治疗师会同时给好几个家庭做家庭治疗,他有创意的地方是他会邀请几个家庭中做得好的留下来参与后续的家庭治疗。对于这个家庭,他不再收费,反而会付些费用给他们。他希望这个家庭成为其他家庭的榜样,因为他认为,说教有时很难教会一个家庭如何互动才是合理的,而好的榜样则能够促发他们不自觉地学习。

总而言之,培养安全的依恋模式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有赖于各方的努力。我希望我们的社会能越来越善待儿童,尤其是女童,因为她们是未来的母亲。同时,我希望我们的社会能够保护那些已成为母亲的女性,给她们提供安全的生存环境,因为有安全感的母亲才能养育有安全感的孩子。

易春丽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院讲师

 

 


书籍介绍

◎内容简介:

《情感纽带的建立与破裂》是“依恋理论之父”鲍尔比就个体之间,特别是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情感纽带如何建立、维系、破裂、重建所写的一部小书,全书通过7个章节,从心理学的角度回答了如何理解以及进入孩子的情感世界,是什么引发了孩子的分离焦虑,分离事件如何让父母变成了孩子情感上的死人,丧失事件对孩子人格发展的影响等诸多我们在自我成长和养育孩子中可能遇到的现实问题。此外,鲍尔比还对自己的依恋理论及安全基地概念进行了阐述,并指出了将依恋理论应用于精神分析实践中的可能性。

◎编辑推荐:

为什么华生在妻子死后将愤怒直指夏洛克?

为什么在《海上钢琴师》中,男主1900最后没有选择陆地?

为什么《海边的曼彻斯特》给男主安排了一个“I can’t beat it”的结局?

因为华生不接受分离,1900怕再次被抛弃,李•钱德勒无法自丧失中走出去。这便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在建立后又惨遭破裂时会发生的事情,我们的心会被难以说出口的悲伤、绝望填满,撑涨,终至破碎。在《情感纽带的建立与破裂》一书中,鲍尔比对情感纽带的建立、维系、破裂、重建等进行了系统的论述,指出了分离、丧失等事件如何导致了个体人格发展的偏差以及精神疾病,并就如何改善这些事件对个体的影响提出了专业建议。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4分

  • 人物塑造:9分

  • 主题深度:4分

  • 文字风格:4分

  • 语言运用:6分

  • 文笔流畅:6分

  • 思想传递:4分

  • 知识深度:5分

  • 知识广度:8分

  • 实用性:7分

  • 章节划分:3分

  • 结构布局:8分

  • 新颖与独特:6分

  • 情感共鸣:7分

  • 引人入胜:7分

  • 现实相关:4分

  • 沉浸感:7分

  • 事实准确性:8分

  • 文化贡献:5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4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8分

  • 网站更新速度:5分

  • 使用便利性:5分

  • 书籍清晰度:5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9分

  • 是否包含广告:7分

  • 加载速度:6分

  • 安全性:8分

  • 稳定性:9分

  • 搜索功能:9分

  • 下载便捷性:9分


下载点评

  • 实惠(590+)
  • 下载速度快(200+)
  • 书籍完整(413+)
  • 图文清晰(87+)
  • 中评(260+)
  • 无盗版(192+)
  • 格式多(225+)
  • 推荐购买(508+)

下载评价

  • 网友 温***欣: ( 2024-12-31 19:34:49 )

    可以可以可以

  • 网友 习***蓉: ( 2024-12-31 11:32:46 )

    品相完美

  • 网友 隗***杉: ( 2025-01-07 02:52:15 )

    挺好的,还好看!支持!快下载吧!

  • 网友 陈***秋: ( 2025-01-12 02:40:21 )

    不错,图文清晰,无错版,可以入手。

  • 网友 权***颜: ( 2025-01-14 12:39:53 )

    下载地址、格式选择、下载方式都还挺多的

  • 网友 苍***如: ( 2024-12-28 05:12:53 )

    什么格式都有的呀。

  • 网友 冷***洁: ( 2024-12-22 01:10:26 )

    不错,用着很方便

  • 网友 益***琴: ( 2025-01-17 08:59:44 )

    好书都要花钱,如果要学习,建议买实体书;如果只是娱乐,看看这个网站,对你来说,是很好的选择。

  • 网友 詹***萍: ( 2025-01-18 07:11:27 )

    好评的,这是自己一直选择的下载书的网站

  • 网友 融***华: ( 2025-01-11 16:20:15 )

    下载速度还可以

  • 网友 堵***格: ( 2024-12-26 01:51:19 )

    OK,还可以

  • 网友 师***怀: ( 2025-01-08 13:23:05 )

    好是好,要是能免费下就好了

  • 网友 瞿***香: ( 2025-01-12 10:47:01 )

    非常好就是加载有点儿慢。


随机推荐